编辑推荐
本书是英国人类学家王斯福关于中国民间宗教的重要研究专著。
内容简介
对中国人而言,在社会生活与历史方面有着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地域崇拜及其节庆的制度。这可以说是社会生活的巅峰状态,突出反映了一种生与死的感受,并且于其中呈现出来一种中国人政治关系的整体图画。
本书是一部享有盛誉的宗教人类学著作,作者以中国东南地区的民间宗教和信仰为案例,用“他者”的目光,客观考察了如上现象,为人们理解中国人日常生活及其信仰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
作者简介
作者王斯福,英国伦敦经济学院人类学系兼职教授。曾经担任过英国中国研究学会会长(1999—2002),1996年至今为《人类学批判》(Critique of Anthropology)杂志主编之一。研究领域包括人类学理论与中国民宗教、各文明之比较研究与历史人类学。最近出版有其主编的论文集《制造地点:国家计划、全球化与中国的地方反应》、与王铭铭合著的《基层卡理斯玛:中国的四种地方领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有关汉语术语和姓名翻译的说明
中文版序
致谢
译者的话
出版说明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总序
第一章 历史、认同与信仰
历史的意义
灵媒信仰
传统及其表象
历史化的记忆
过去的现在
第二章 年度的启示
帝国的年
一种传统的历史
大学与小学
山街的新年
一种鬼的宇宙观
宇宙的灾难与帝国的灾难
帝国的观点
地方性的观点
第三章 官方崇拜与地方崇拜
帝国的控制
地方精英的乡约与村庙
城隍,魔鬼的控制者
地域性的游行
超越中央行政:灵
宴席
平安
第四章 地方节庆及其崇拜
最小的地域:家户及其场所
一种地域单位体系中的家户
地方性的神(土地公)
鬼及其保护者
亲属制度与超度体系中家户的连续
地方性庙宇
游行与圣诞节庆
为尊王举行的一次节庆游行
圣诞节庆:仙公与尊王
集体的保护与个体的成长
第五章 香炉:交流与尊敬
庇护人
保佑与长寿
政治与庇护
灵、鸾书和庇护
机遇与传统
表征
第六章 道教及其崇拜者
正一
皇帝与道士
庙宇中的道教祭坛——醮的献祭
外层的秩序
危险和驱魔
“醮”与政治秩序
第七章 翁公,玩偶的真理
书写、意象、行动与隐喻
香与火
在什么意义上,这些历史就成了宗教?
第八章 宗教的政治与政治的仪式
宗教的管制
宗教制度瓦解,地方性活动重新增强
政治仪式及其长期的影响
忠诚与地方性共同体
台湾的殖民断裂
毛以后和蒋以后
大陆地域崇拜的复兴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什么是村落?
理论取向
中国农村的现代与传统制度
一个传统的地方
一个行政的地方
一个集体的地方
家户及其网络
集体的地方与传统的地方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克里斯玛理论与某些华人生活史的事例
一个中国例子
结论
附录三 三个政权之下的台北城市寺庙
1895年以前的台北
作为同乡凝聚中心的寺庙
晚清的地方寺庙
寺庙管理和节庆管理
官方寺庙和文昌庙
殖民政权和民国政权统治下的清代地方寺庙
20世纪建立的五座寺庙
结论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是2018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英]王斯福。
得书感谢您对《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