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赢谈判:用博弈论做大蛋糕、分好蛋糕

多赢谈判:用博弈论做大蛋糕、分好蛋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博弈论大师奈尔伯夫《策略思维》之后重磅新作,耶鲁大学备受欢迎的经典谈判课。

内容简介

在一场以12片比萨为例的谈判中,如果A和B能达成一致,那么两人能按照约定来分割;如果不能达成一致,则A得到4片,B得到2片。如果你是其中一方,你会选择怎样的谈判策略,实现双方利益化?

耶鲁大学教授奈尔伯夫以博弈论为基础,针对谈判中的分配难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真正公平的谈判方法——分蛋糕法。这种方法既能揭示谈判者的真正权力,又能公平地呈现谈判者各自的贡献。

本书脱胎于耶鲁大学备受欢迎的谈判课程,其基本思想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塔木德》。

书中的理论深入浅出,好懂好用;同时大量真实鲜活的实战案例贯穿其中,既有作者向可口可乐出售自己的创业公司时所进行的谈判实践,也有他帮助NBA老板与球员协会谈判时发生的故事,这些一手资料无疑将给你带来巨大的启发。

分蛋糕谈判法不仅适用于高风险的商业谈判,也能在日常生活的利益分割中帮你得到更多。

作者简介

作者巴里·J.奈尔伯夫,牛津大学博士,现任耶鲁大学组织与管理学院经济学及管理学教授。他教授有关策略、政治和决策的课程,经常为《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等拥有众多读者的报纸撰写关于策略问题的文章。他还运用策略思维这一工具,为化学银行、麦肯锡公司以及索亚一米勒集团提供咨询。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致敬

译者序 让双方利益最大化的分配方案

前言 “分蛋糕”谈判法

第一部分 蛋糕在哪里

第1章 正确衡量谈判蛋糕

第2章 如何应对恶意要挟者

第3章 谈判蛋糕应该被平分

第4章 关于谈判的两个重要真相

第5章 如果不确定蛋糕的大小

第6章 如何让违约造成的损失最小化

第7章 如何分到更多

第8章 如果对方不买账

第二部分 成本怎么摊

第9章 塔木德方案

第10章 找出隐藏的蛋糕

第三部分 实践中的5种复杂情况

第11章 如果你更在乎

第12章 如果无法确定蛋糕是否存在

第13章 规则与名声对谈判权力的影响

第14章 多方谈判时如何分蛋糕

第15章 如果你被对手利用了

第四部分 做大谈判蛋糕

第16章 给对方想要的东西,并得到自己想要的

第17章 当双方看到的蛋糕不一致时

第18章 说出对方的立场

第19章 如何让对方接受你的解决方案

第五部分 谈判手段

第20章 谈判准备阶段要做的事

第21章 哪些可以透露,哪些应该隐瞒

第22章 正确的开场动作

第六部分 45条建议

基本原则

蛋糕

做大蛋糕

让别人接受你的解决方案

注意事项

致谢

多赢谈判:用博弈论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是2023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作者[美] 巴里·J.奈尔伯夫。

得书感谢您对《多赢谈判:用博弈论做大蛋糕、分好蛋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商务谈判 电子书
全书共十一章,分为商务谈判基础理论和商务谈判实务两篇。第一篇包括谈判概述,商务谈判概述,商务谈判准备,谈判者素质与谈判心理,商务谈判过程;第二篇包括商务谈判语言技巧,商务谈判策略,商务谈判中僵局的处理,谈判合同的履行,商务谈判的礼仪与禁忌,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及谈判风格,模拟商务谈判实训与商务谈判典型案例。
商务沟通与谈判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两篇,共九章。上篇为沟通篇,从沟通的概念讲起,介绍了沟通原理、沟通方式、沟通策略、沟通技能和跨文化沟通;下篇为谈判篇,包括商务谈判概述、商务谈判原理、商务谈判过程与策略。附录还提供了商务谈判综合演练、商务谈判环境分析模板、商务谈判比赛案例等内容。本书力求回归教育的本质,重点关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适用性。每章章末附有“综合练习”和“进一步学习”版块,前者方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后者指明了学生
赢在风控 电子书
本书分为流派篇、精粹篇和趋势篇三部分,共十五章,内容包括:关系型信贷技术的风控逻辑、交易型信贷技术的风控体系、信用分析的传统方法、信贷分析的逻辑起点、大数据技术的智能风控化等。
躺赢:购买基金指南 电子书
如何让基金经理为你赚钱?如何利用基金做好资产配置?如何通过投资基金实现财务自由?《躺赢:购买基金指南》这本书让你省心省力明白有关基金的一切。本书的作者是中国公募基金评价与研究体系的创始人之一王群航先生,这是他的第十二本著作。书中既有场外投资基金的内容,也有场内投资基金的内容;既有个人投资基金的视角,也有机构投资基金的视角;既有定量分析的内容,也有定性研究的内容;既有零散投基的视角,也有大类资产配置
赢在团队,胜在管理 电子书
我手下的兵个个拈轻怕重,挑肥拣瘦。一开始训一次好三天,现在他们好像麻木了。哪怕有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我也不至于这么累。现在的员工真是让人无语,不明白他们究竟想要什么。……作为一个企业或团队的管理者,或多或少都有过类似的抱怨。在这个管理艰难的年代,界限消失了,标准不见了;科技在变,信息在变,观念在变,商业竞争也在变。我们可以用各种词汇去描述:跨界、颠覆、悖论、不确定、乱流……但都不准确,唯有“前所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