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减法

教育的减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框架性思考指引未来教育方向,以减法思维践行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内容简介

早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前,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就在思考为天下父母写一本书,缓解他们的教育焦虑,从需求端给孩子减负,让孩子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021年夏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把“双减”旗帜鲜明地写到了文件的标题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朱永新教授将他对减法教育的思考写出来、分享出来,与天下父母乃至于教育职业共同体成员分享、讨论、理解减法教育的意义,缓解教育焦虑,也能够让大家站在更高的立场上理解“双减”,理解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本书是研讨“双减”背景之下家庭、学校、社会为何减、怎么减的系列思考,共分为三辑十一章。

第一辑主要是从认识论的角度,与父母谈减法教育,减法教育的前提是幸福生活,要把教育的减法与生命的意义结合起来思考。

第二辑主要是从方法论的角度,谈减法教育的落地,谈学制的减法、内容的减法、文凭的减法、观念的减法。

第三辑主要是从主体论的角度,谈父母的减法、学校的减法、社会的减法。

作者简介

作者朱永新,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国际儿童读物联盟首届IBBY-iRead爱阅人物奖获得者。

出版16卷本“朱永新教育作品”、《致教师》和《未来学校》等。作品版权输出美国、法国、德国、西班牙、俄罗斯、韩国、日本等,被译为28种语言。被评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中国教育60年60人、“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等。获得2022年“一丹教育发展奖”。

他于2000年发起的新教育实验,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吸引了全国各地约8600所学校近600万师生加盟实验,践行新教育理念。新教育实验正在积极影响着中国教育。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第一章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讨论教育的减法?

1 请把教育的减法与生命的意义联系在一起

2 我们对子女的期待不应该是群体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3 把对孩子的期待当作事实,会让教育苦大仇深

4 我们的教育生活不幸福,是因为我们的加法太多

5 中国哲学经常强调减法思维

第二章 人生的减法:如何防止越活越累?

1 我们为什么越活越累?

2 孩子为什么越学越累?

3 幸福人生需要做减法

4 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5 教育的减法,贵在坚持

6 减法的教育,需要学习

第三章 陶行知的减法:“六大解放”

1 如果陶行知还健在,怎么谈“双减”?

2 解放小孩子的眼睛,把大自然、大社会还给孩子

3 解放小孩子的头脑,聆听窗外声音

4 解放小孩子的双手,把课后三点半还给孩子

5 解放小孩子的嘴,鼓励孩子提问

6 解放小孩子的空间,天高任鸟飞

7 解放小孩子的时间,杯空方能盛水

8 “六大解放”,堪称今天的“双减”宣言

第四章 减法教育的目标: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1 为了生命的长宽高

2 为了思维的洞见力

3 为了心灵的创造性

4 为了个性的张扬

5 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 学制的减法:中小学改成10年又如何?

1 现代中小学“六三三”学制是怎么形成的?

2 对学制太长的诸多质疑

3 为什么需要做学制的减法?

4 学制的减法如何做?

5 学制的减法有没有可能?

第六章 内容的减法:这是人工智能时代

1 中美两位教授的故事

2 给课程减肥

3 千百年来学习内容的变化

4 人工智能时代,内容的减法是时代的需要

5 更少,但更好

第七章 文凭的减法:从文凭社会走向能力社会

1 学历、学位与文凭

2 学历社会与文凭主义

3 如何做学历与文凭的减法?

4 取消公务员考试的学历门槛

第八章 观念的减法:教育的减法是否会降低国家竞争力?

1 中国现代的减法教育观念

2 教育的减法不会妨碍义务教育制度的落实

3 教育的减法不会降低国家的人力资源竞争力

4 50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观念的变化

第九章 父母的减法: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1 减少对教育的焦虑,拥有一颗平常心

2 减少对孩子的压力,让孩子阳光灿烂

3 减少对孩子的帮助,让孩子自立自强

4 减少对孩子的干涉,让孩子自由成长

5 减少对孩子的批评,让孩子拥有尊严

第十章 学校的减法:课前与课后的关系

1 “双减”真正落地无疑第一责任人是学校

2 “双减”不是校外培训机构“单减”,学校内部的课业负担也要减

3 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 课前与课后的关系

第十一章 社会的减法:协同育人,功能不减

1 社会教育究竟是什么?

2 我们的社会教育出现了什么偏差?

3 把学生的课余时间从社会培训机构中抽出来

4 减少校外培训并不意味着社会在协同育人方面的功能减弱

5 把会议、文件和检查减下来

参考文献

一、图书部分(按姓氏拼音排序)

二、文章部分(按姓氏拼音排序)

后记

教育的减法是2023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作者朱永新。

得书感谢您对《教育的减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直抵心灵的教育 电子书
本书以小故事、小场景的形式,在轻松的氛围中,重现了作者的教育宗旨和价值取向,阐述了作者如何逐步形成以“直抵学生心灵,倡导个性成长”为基石的“教育务本心”思想,并将之实施推广。
智慧教育的建构 电子书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智慧教育视域的人及其教育意蕴、智慧教育转识成智何以及如何可能、智慧教育视域的学校课程建设、智慧课堂的创生等。
图解数学思维训练课:建立孩子的数学模型思维(数字与图形•加法与减法应用训练课) 电子书
本书教授学龄前至小学生图形化思维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教育的高度即人性的高度 电子书
基础教育的质量,一切教育的质量,其中心乃是身在其中的人的生命质量。
性的教育性的道德 电子书
一场关于性别平等、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的教育,一本写给大家的性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