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建设

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建设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陈振濂主编的《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建设》为中国文联重点科研项目,系统研究书法评价。

内容简介

《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建设》为一部系统研究书法评价的学术专著,由16位作者历时三年完成,约30万字。本书为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重点科研项目。由陈振濂主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理论家及相关专家组成精干的写作团队。全书分《导论》,正文分《评判》《评估》《评审》《评论》四大部分,各有章节。以艺术学理论为根基,对“书法评价体系”进行立体的展开,强调思辨性,是在书法艺术理论思想建设方面近三十年来的又一力作。为打造有品质的书法篆刻领域的创作、展览、评审、评论活动走向新高度而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成功样本。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建设》编委会组成

《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建设》提要

思辨与构筑

第一章 根基于思辨的方法论

第一节 现实需要

第二节 评价=评论;体系=理论

第二章 课题的三个出发点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现代理性视角

第二节 汉字符号的审美观赏立场

第三节 抽象形式的具体把握

第三章 评判·评估·评审·评论四位一体

第一节 四位一体和四个问号

第二节 学理标准和应用操作

第三节 从原理到应用

第四章 书法批评作为“学科”

第一节 原理:立足点与规则

第二节 类属:感性批评和学理批评

第三节 与书法艺术史和书法美学理论的关系

第四节 书法评论与艺术评论

第五章 评价体系的“体系”特征

第一节 体系性的构筑

第二节 “拒绝平庸”的科研状态

一 评判

第一章 书法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第一节 国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节 国学的有效载体

第三节 国学的外化形式

第四节 国学支撑下的当代书法艺术

第二章 书法与其他艺术门类的比较

第一节 最具体的形式(文字)与最抽象的形式(图像)

第二节 拟之音乐、舞蹈、戏剧、绘画、雕塑

第三章 美学定位与艺术学学科逻辑

第一节 书法美学的性质与学科建构

第二节 书法美学研究的意义范围与方法

第三节 时间与空间

第四节 抒情与写意

第五节 形式与内容

第六节 抽象与具象

第七节 表现与再现

第八节 线条与结构

二 评估

第一章 评估的基本关系:书法的书家主体、环境客体、艺术史本体

第一节 书家主体

第二节 环境客体

第三节 艺术史本体

第四节 “三体”关系

第二章 评估:书家个人因素

第一节 学艺经历的评估

第二节 师承的评估

第三节 趣味的评估

第四节 性格、情感与心态的评估

第三章 评估:横向的书法的时代因素

第一节 文化环境

第二节 生存形态

第三节 社会取舍

第四章 评估:纵向的书法的历史因素

第一节 代代嬗替的因果

第二节 历史逻辑

第三节 字体与书体的因素

第五章 书法的“泛化”与“雅化”

第一节 写字与书法

第二节 文化视角与专业视角

第三节 文人与艺术家

第六章 基于不同社会需求的评估立场

第一节 鉴赏评估

第二节 收藏评估

第三节 市场评估

三 评审

第一章 评审的学术依据

第一节 明辨优劣高下

第二节 学理性

第三节 公信力

第二章 评审的能动因素

第一节 评委

第二节 受众

第三节 作者

第三章 评审标准的确定

第一节 标准一:技法层

第二节 标准二:形式层

第三节 标准三:主题层

第四节 标准四:气韵层

第五节 标准五:风格层

第四章 以作品为中心的评审操作

第一节 评审规则

第二节 评审流程

第三节 书法评审艺术标准的操作规范与侧重

四 评论

第一章 理论形态

第一节 文本形式

第二节 思想领先

第二章 书法批评与考证研究之区别

第一节 方向之异:研判与求真

第二节 形态之异:主观与客观

第三节 方法之异:思辨与考证

第三章 书法评论五元素

第一节 书法作品文本:内容与形式的融合统一

第二节 书法家:追求“原创性”为第一要务

第三节 接受者:书法“共同体”的营构

第四节 文化意蕴:古典传统与现代形式感的结合

第五节 历史逻辑:书法本体的内在逻辑

第四章 感受式评论

第一节 以书论人

第二节 以人论书

第五章 书法的发生学之评论

第一节 本体传承

第二节 艺术师承

第三节 艺术个性

第四节 时代因素

第六章 评论的学术化

第一节 视角敏锐

第二节 功力深厚

第三节 学术规范

第七章 评论的取向

第一节 价值判断

第二节 理路分析

第八章 评论的公信力

第一节 超越感:人格的独立

第二节 独特性:结论的可靠性保障

第三节 导向性:干预与指导

后记

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建设是2019年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作者陈振濂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建设》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隋初唐书法美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隋唐文字学之于书学的角度切入,论述了文字学之于隋唐书法及其书学理论所起的奠基作用。隋唐五代的文字学成绩很大,尤其是字样学很有特色,文字学素养是书学研究者的基础,唐代大书家、书学理论家都在这上面有很深的修养,诸如虞世南、张怀瓘、李阳冰、颜真卿等。如果没有文字学的奠基,唐代书法美学要想傲视千古,是不可想象的。
书法字体设计技巧与应用 电子书
这是一本书法字体设计的课程。全书共分为3章,第一章主要讲解书法设计的一些概况,包括书法设计应用的现状、书法自身的魅力以及书法与设计之间的关联性。第2章主要以案例的形式分析了书法设计的具体方法,如何掌握不同风格的书法字体设计,怎么将创意融入到书法字体设计中去,通过大量的案例让读者真正掌握书法字体设计,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第3章主要展现和分析了一些实际案例,让读者从这些案例中体会书法字体设计的魅力和一个
老年大学教学:书法基础 电子书
本书分为书法基础知识和书法基本技法两编,内容包括:书法概述、书法工具材料的选用、书法的产生和发展、书法的鉴赏、笔法的学习等。
三笔字书法简明教程 电子书
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中国书法发展简论、书法基础知识、毛笔书法、钢笔书法、粉笔书法等。
六法框架式学书法 电子书
周志高、龚英辅著的《六法框架式学书法》以古代传世名帖为范例,以创新的六法框架式书法体系教学,章节结构独具特色,主要内容包括学习书法的工具与材料、心法、观察法、字法、笔法、墨法、章法、创作篇、欣赏篇。同时在“六法”章节前编写了学习三字经,概括了该章的要点,易于学习者记忆,提高书法学习效率。本书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笔尖下的传承——六法框架式书法”之一,适合少年儿童课堂书法教学,也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