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权研究

碳排放权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推动碳排放权系统性研究及其实践。

内容简介

目前,作为推进温室气体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碳交易、碳金融在世界范围内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本书从法学视角对碳交易、碳金融的权利基础——碳排放权进行系统性地理论阐释,从历史与当下、国外与国内、静态与动态、内部与外部等多个维度对碳排放权的理论与制度进行深入考察分析,回答了碳排放权因何起源、是何权利、如何变动、与其他相关制度怎样协调等一系列问题,是国内率先对碳排放权进行基础理论性研究的专著,可以为碳交易、碳金融的理论研究、立法设计和实践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简介

夏梓耀,男,湖南安化人。2014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博士,经济师。研究方向为金融法、环境资源法,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第一章绪论

一、题解

(一)碳排放权的基本涵义

(二)碳排放权与排污权

二、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碳排放权的起源

一、碳排放权在欧美起源的主要原因

(一)促成碳排放权起源的环境因素

(二)促成碳排放权起源的经济因素

(三)促成碳排放权起源的伦理因素

二、碳排放权在中国起源的主要原因

(一)中国引入碳排放权制度具有必要性

(二)中国引入碳排放权制度具有可行性

第三章碳排放权的界定

一、碳排放权的法律构造

(一)碳排放权的客体

(二)碳排放权的主体

(三)碳排放权的内容

(四)碳排放权的法学内涵及其类型化

二、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

(一)碳排放权的应然法律属性

(二)对碳排放权法律属性其他观点的回应

第四章碳排放权的取得

一、总量控制型交易中碳排放权的取得

(一)碳排放权取得之前提

(二)碳排放权取得之方式

(三)碳排放权取得之条件

二、基线信用型交易中碳排放权的取得

(一)碳排放权取得之前提

(二)碳排放权取得之条件

三、碳排放权取得“双轨制”的原因与关系

第五章碳排放权的转让与消灭

一、碳排放权的转让

(一)碳排放权交易主体

(二)碳排放权交易标的

(三)碳排放权交易监管

(四)碳排放权交易的价格调控

(五)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链接

二、碳排放权的消灭

(一)履约

(二)抛弃

(三)撤销

(四)过期

第六章碳排放权与碳税、低碳标准的关系

一、碳排放权与碳税的关系

(一)碳税的理论、制度与实践

(二)碳排放权与碳税的关系论争

二、碳排放权与低碳标准的关系

(一)低碳标准的理论、制度与实践

(二)碳排放权与低碳标准的应然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碳排放权研究是2016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夏梓耀。

得书感谢您对《碳排放权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家事法研究(2020年卷)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本书为2020年卷。
残障权利研究(第二卷) 电子书
本册是《残障权利研究》2015年第2卷第1期,全书以残障权利为主题,就残障人就业、残障人教育等议题进行深入探索。
中国土地法治与土地法研究 电子书
本书辑选了《法学研究》期刊论文13篇,内容涵盖1970年代末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1980年代中期以后的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制度改革,2003年以来的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改革以及2013年以来的农业用地“三权分置”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以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改革。
法律文化研究(第九辑):香港法律文化专题 电子书
本书为《法律文化研究》第九辑,以香港法律文化为专题。
民商事立法研究:共识、问题与对策 电子书
本书深入探讨民商法背景下的立法实施,解决供给侧改革问题,实现国内法制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