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我国民法学大家王利明关于民商法研究的论文集,本册是第十辑。
内容简介
《民商法研究》系列收录了王利明教授公开发表以及未公开发表的民商法领域的研究性论文,该系列前八辑曾由法律出版社在2000年-2015年间连续出版,在民商法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本次出版由王利明教授重新整理,对原出版物中内容、注释、体系进行调整、核实,并依据近年来民商法的研究与发展对原书观点进行再思考,增加新的研究成果并结集成十卷本。
全部内容涉及民法总则、人格权、物权、债权、婚姻家庭、商事法律研究、司法改革、法制建设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内容丰富全面,具有时代气息。
本套丛书遵循民商法制度发展历史,以出版时间为序,本书为丛书的第九本,收录了作者自2017年至2019年撰写的部分论文,在此期间,作者针对民法典编纂特别是民法典各分编的制定工作撰写了相关论文。
在本辑中作者探讨了从单行法思维向法典化思维转化的必要性,以及在《民法典》的实施中如何发挥体系化功能、正确处理《民法典》与单行法的关系、依据《民法典》构建民事权益位阶、准确适用参照适用条款等问题。
作者就《民法典》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侵权责任编在实施中的一些重大疑难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就《民法典》中的诸多新制度、新规则的规范意旨和适用作出了系统、全面的阐述。
作者简介
作者王利明,1960年2月生,湖北省仙桃市人。1981年获湖北财经学院法学学士学位;1984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0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89年2月至1990年2月,1998年8月至1999年6月,先后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学院和哈佛大学法学院进修。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曾获“中国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第一届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以及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第一届中韩青年学术奖、长江学者等奖励。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一:迈进民法典时代
序言二
第一编 民法典编纂
体系创新:中国民法典的特色与贡献
民法典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民法典》的体系化功能及其实现
论全面贯彻实施《民法典》的现实路径
正确适用民法典应处理好三种关系
《民法典》的颁布对我国民法研究与教育的影响
论民法典的民本性
彰显时代性:中国民法典的鲜明特色
第二编 民法总则
论民事权益位阶——以《民法典》为中心
一部及时配合《民法典》实施的重要司法解释——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
论民法典代理制度中的授权行为
论民法典时代的法律解释
民法典中参照适用条款的适用
第三编 人格权制度
人格尊严:《民法典》人格权编的首要价值
《民法典》人格权编的亮点与创新
《民法典》人格权编的立法亮点、特色与适用
《民法典》人格权编中动态系统论的采纳与运用
和而不同:隐私权与个人信息的规则界分和适用
论侵害人格权禁令的适用
《民法典》人格权编中对性骚扰的规制条款的解读
论《个人信息保护法》与《民法典》的适用关系
论《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亮点、特色与适用
第四编 物权制度
《民法典》抵押物转让规则新解——兼评《民法典》第406条
担保制度的现代化:对《民法典》第388条第1款的评析
担保物权制度的现代化与我国《民法典》的亮点
登记的担保权顺位规则——以《民法典》第414条分析为中心
论正常经营买受人规则
价金超级优先权探疑——以《民法典》第416条为中心
第五编 债与合同制度
《民法典》合同编的中国特色
论“存疑推定为保证”——以债务加入与保证的区分为中心
我国《民法典》保证合同新规则释评及适用要旨
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民法典》合同编立法
论第三人代为履行——以《民法典》第524条为中心
第六编 侵权责任制度
《民法典》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的亮点
我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损害赔偿制度的亮点——以损害赔偿为中心的侵权责任形式
第七编 其他
论法学学科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前景
构建《民法典》时代的民法学体系——从“照着讲”到“接着讲”
后记
民商法研究(第十辑)(2020—2022年)是202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作华文出版,作者王利明。
得书感谢您对《民商法研究(第十辑)(2020—2022年)》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