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指南

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指南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以案例解析的方式宣传、普及与个人信息权益相关的法律知识。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为五大部分,分别从日常个人信息保护、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特殊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刑事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行政保护五个角度,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热点问题进行法律评析,提供法律建议,可谓向社会大众提供了一份日常生活、工作中对自己个人信息加以保护的实用指引。

作者简介

作者李梓琪,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律师。执业至今,担任多家互联网及高新科技企业法律顾问,对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合规、个人信息及隐私保护方面有较丰富的实务经验。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日常个人信息保护

1 公民可以随意对外公开他人的个人信息吗?

2 动物园、游乐园等是否可以强制游客使用人脸信息识别入园?

3 办公室指纹及人脸识别打卡是否应征得劳动者同意?

4 办公室监控视频无死角,是否侵犯员工的个人信息权益?

5 员工银行流水,公司可以说查就查吗?

6 公共场合酒后失言被偷拍,偷拍者是否侵权?

7 企业能否将员工的个人信息跨境传输?

8 死者的个人信息,其近亲属能否处理?

9 个人信息被侵犯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吗?

10 公司能否强制要求员工上报自己与同事、上下级之间的亲密关系?

11 小区更换物业后,对前物业收集的个人信息可否沿用?

12 整形医院随意使用患者整形后的照片进行广告宣传,是否侵犯患者隐私?

13 个人征信记录能被他人频繁查询吗?

14 公司可以强制收集员工的全部健康信息吗?

15 物业公司要求来访人员登记个人信息侵犯个人信息权益吗?

16 公司可以为了疫情防控收集员工的个人信息吗?

17 因疫情防控等原因,流调信息能被随意公开吗?

18 员工患病请假,公司能要求员工提供详细病情资料吗?

19 员工用于考勤的定位信息,公司能随意公开吗?

20 二手车出售,车况信息是否属于原车主的个人信息?

21 公司可以要求应聘者提供详细个人信息和对其进行背景调查吗?

22 销售电话接不停,如何遏制电话号码被泄露?

23 已发布的个人信息,能否撤回同意要求删除?

24 公司的宣传片或官网中留有已离职员工的信息,已离职员工能否要求删除?

25 教师的健康检查材料能否公开让家长知悉?

第二章 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

1 手机软件索要用户授权是否合法?

2 读书、看视频的喜好被平台方公开,App收集个人信息违法吗?

3 如何避免掉入“大数据杀熟”的陷阱?

4 “趣味小测试”是否侵犯个人信息权益?

5 网站登载的裁判文书中有当事人的案情信息,是否侵犯当事人的个人信息权益?

6 “脱单盲盒”拆的是爱情还是风险?

7 App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获取其地理位置信息,是否侵犯个人信息权益?

8 酒店运营商能否通过住客扫码入住,间接收集住客个人信息?

9 智能汽车的车主是否有权获取自己汽车的行车数据?

10 “购物节”被商家促销信息刷屏能举报吗?

11 转发的微信聊天记录包含第三人的身份信息,是否侵犯个人信息权益?

12 App个性化广告默认开启、设有效期是否侵犯个人信息权益?

13 发布在网络平台的个人信息,无故出现在其他网络平台上,究竟是谁侵犯了用户的个人信息权益?

14 网络平台能随意公开举报人的信息吗?

第三章 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特殊保护

1 线下采集的未成年人的信息,能否随意使用?

2 线上教育平台收集未成年人的信息,是否需要征得监护人的同意?

3 朋友圈“晒娃”,信息泄露反“坑”娃?

4 学校公示受助学生个人信息,是否侵犯学生的个人信息权益?

5 App运营商能否未经父母同意许可未成年人用户注册?

6 学校可否要求未成年学生提供家长的职业信息?

7 游戏公司可以为了建设游戏防沉迷系统而强制收集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吗?

8 学校可否使用视频监控系统对未成年学生进行管理?

9 App是否可以在未经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索取未成年用户的位置权限?

第四章 公民个人信息的刑事保护

1 以赠品诱骗群众提供个人信息办理电话卡入网是否构成犯罪?

2 售卖客户信息是否构成犯罪?

3 违规帮查住址致女子被前男友上门杀害是否构成犯罪?

4 “人肉搜索”是否构成犯罪?

5 调查公司接受他人委托跟踪偷拍是否构成犯罪?

6 在校教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出卖学生信息给校外辅导机构是否构成犯罪?

7 以“颜值检测”为名收集用户面部识别信息是否构成犯罪?

第五章 公民个人信息的行政保护

1 打车软件过度收集用户信息,行政机关应怎样履行监管职责?

2 行政机关如何进行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的管理与监督?

3 行政机关可以公开公民的全部个人信息吗?

4 公众知情权与公民隐私权两者发生冲突时,涉及政府信息公开应当如何处理?

后记

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指南是2022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杨雪。

得书感谢您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指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法律与伦理(第4期) 电子书
本书市是由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主办的集刊,本书是第四期。
法律与伦理(第5期) 电子书
本书市是由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主办的集刊,本书是第五期。
法律与伦理(第6辑) 电子书
本书是由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主办的集刊,本书是第六期。
法律与伦理(第1期) 电子书
本书市是由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主办的集刊,本书是第一期。
行动中的劳动法律 电子书
以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以《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为代表的劳动法律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分析影响劳动法律落实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