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陈代文学研究

南朝陈代文学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系统性研究陈代文学的第一部成果。

内容简介

《南朝陈代文学研究》从文学发展史的视角,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分析,将陈代文学放在南朝文学、南北朝隋唐文学发展的全局中系统考察,这种在明确的文学史意识的知名品牌下,既立足本体又不忘外围切入,总揽全局又不乏个案讨论的研究,客观确认陈代文学在南北朝文学向隋唐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而推动和深化对南北朝文学乃至中国文学发展史的认识和研究。

作者简介

作者毛振华,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经济系,曾先后在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海南省政府研究中心、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等单位从事经济研究工作。1992年创办国内首家全国性信用评级机构——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现任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师从董辅礽教授取得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后,毛振华继续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他在宏观经济、资本市场、信用评级理论方法等方面有较多研究成果,出版了《资本化企业制度论》等专著。 毛振华担任了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家论坛理事、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常务理事,受聘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和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并担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导论

第一节 陈代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陈代文学成为独立研究课题的文学意义

上编

第一章 陈代文学生成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陈代文学生成的历史文化环境

第二节 梁代文学对陈代文学的影响

第三节 陈代文学在发展变化中的新特征

第二章 陈代学术群体研究

第一节 以吴兴沈氏家族为中心的儒学群体

第二节 智顗法师的交游与陈代佛学的中兴

第三节 周弘正与陈代玄学

第三章 陈代文学的思想倾向

第一节 《玉台新咏》与陈代文学的通俗化、审美化倾向

第二节 陈代文学的娱情性特征

第三节 陈代文学的新变意识

第四节 陈代文学的思想局限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四章 “后三国”格局下的南北聘问与文化交流

第一节 才辩问对与文化碰撞

第二节 赋诗往还与诗文评点

第三节 书籍往还与文学交流

第四节 聘北使者与北朝风俗的南传

下编

第五章 侯景之乱与陈初诗风、文风之变

第一节 侯景之乱前的社会风尚与文风

第二节 侯景之乱影响下的世风与文人

第三节 侯景之乱与陈初诗风之变

第四节 侯景之乱与陈初文风之变

第五节 侯景之乱后徐陵、沈炯的政治性文书

第六章 陈代文学群体、文会与文学创作

第一节 陈代文学群体与文会活动

第二节 “赋得”诗的渊源与流变

第三节 边塞乐府诗的创作范式及诗学史意义

第七章 陈叔宝文学群体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陈叔宝侍从文人考

第二节 陈叔宝文学群体宫体乐府诗的新变

第三节 陈叔宝文学群体的赋韵诗

第四节 陈叔宝文学群体的文风特色

第八章 陈代文学的文体特色

第一节 五言八句体式的成熟与五言诗的律化

第二节 七言诗创作的群体特征与七言歌行诗的成熟

第三节 文体的进一步骈化

第四节 史传文的文体特点

第九章 文学史视野中的陈代文学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节 对陈代文学的历史批判与理性接受

第二节 在创作理念上的地位与影响

第三节 在文学内容上的地位与影响

第四节 在诗文体制、创作手法上的地位与影响

结语

附录一 江总生平与诗歌创作

附录二 侯景之乱与阴铿诗风之变

附录三 论张正见的诗作特色

陈代文学编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南朝陈代文学研究是201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毛振华。

得书感谢您对《南朝陈代文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现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既有关于比较文学的个案研究,又有整体述评;既有对比较文学热点问题的质疑与回应,又有方法论问题的批评与建构。
美国犹太裔文学研究论集 电子书
本书收入中国学者在美国犹太文学方面的研究论文,对重要的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伯纳德·马拉默德,菲利浦·罗斯,辛西娅·欧芝克,哈依穆·波特克等)都有论及,对年轻犹太作家(阿丽嘉·古德曼,格蕾斯·佩蕾等)的作品也有研究。
新世纪文学研究的重构 电子书
本书阐释新世纪以来的部分文学现象,重绘文学在当代文化场域中的位置。全书分为概念、方法和实践三大部分。“概念”部分主要探讨新世纪文学从作者/作品中心到读者中心的变化。“方法”部分介绍美国学界新世纪以来对传统文学研究范式的反思。“实践”部分从明星作家、粉丝经济等多个角度考察文学社群。
美国非裔文学研究论集 电子书
本书收集了近二三十年美国非裔文学研究领域的论文成果,以论文的学术质量为标准,以覆盖非裔文学发展的全过程为目标。尤其注意在一定程度上矫正我国非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出现的“超经典化”现象——即研究对象过于集中于几位获奖作家的代表作品——着意收录了一些涉及曾经被学界忽视的早期作家及其诗歌、戏剧、文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以期较全面地展示非裔文学研究的丰硕成果,同时也提供一本全面了解非裔文学发展史的辅助资料。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论集 电子书
本书采取总分结构——既关注美国华裔文学的总体性研究,也着重于经典华裔作家,如汤亭亭、赵健秀、谭恩美和黄哲伦这四位作家的研究。与此同时,论集还收录了一些我国学者较少关注的华裔作家的相关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