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站在两宋历史格局上,重新评价太宗的历史功过。
内容简介
宋太宗赵光义的一生,似乎总是被笼罩在阴影之下。
早年,父兄皆是战功赫赫,兄长更是在几年之间黄袍加身,从一个落魄流浪者摇身一变成了九五之尊,而他却默默无闻,只能在掌权后为自己编造一段漏洞百出的少年时光;青年时,母亲着他与权臣赵普相交,多加学习,培植势力,赵普却一力反对他成为皇储,乃至因此被罢相;人至中年,终于登极,皇位的合法性却又成了一桩众说纷纭的悬案,史家争论千年,至今未有定论。
重重挥之不去的阴影笼罩着他五十九年的人生,造就了他的多疑、固执与好大喜功,也造就了他的勤政爱民与文治之功。
作者简介
作者张其凡,宋史研究权威,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前副会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五代史、宋史、历史文献,著有《赵普评传》《五代禁军初探》《宋初政治探研》《宋太宗》等十余部学术著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宋太宗论 (代前言)
第一节 即位前的太宗
第二节 太宗与赵普
第三节 太宗之继位
第四节 太宗之功业
第五节 太宗之为人
第六节 结语
第一章 扑朔迷离:青少年时代
第一节 出生与父兄
第二节 扑朔迷离的早年
第三节 “陈桥兵变”前后
第二章 韬晦蓄势:太祖在位时期
第一节 准皇储地位的确立——与赵普之政争
一、符彦卿的任用
二、冯瓒之事
三、宋琪被贬
四、姚恕投尸于河
五、石熙载之贬
六、窦仪不至执政
第二节 光义势力的发展
第三节 烛影斧声,千古之谜
第三章 巩固帝位:即位初期
第一节 安抚人心,树立威望
第二节 迫死弟、侄,以遂传子之欲
第三节 “金匮之盟”,迷雾重重
第四节 独裁君主的登场
第四章 完成统一:底定赵宋帝国
第一节 漳泉纳土
第二节 吴越纳土
第三节 攻灭北汉
第五章 大阐文治:文官统治之确立
第一节 大开科举之门
一、太平兴国二年贡举
二、太平兴国三年贡举
三、太平兴国五年贡举
四、太平兴国八年贡举
五、雍熙二年贡举
六、端拱元年贡举
七、端拱二年贡举
八、淳化三年贡举
第二节 三大类书之编
一、搜访书籍与校刊书籍
二、崇文院与秘阁
三、编修三大类书等
第三节 宋代文官统治之确立
第六章 对辽作战:积贫积弱之形成
第一节 序幕:石岭关之战
第二节 高梁河之战
第三节 雍熙北征
一、岐沟关之战
二、陈家谷之战
三、君子馆之战
四、雍熙北征之检讨
第四节 积贫积弱之危局
第七章 统治危机:农民起义之爆发
第一节 宋初的川峡地区
第二节 王小波、李顺起义
一、起义的爆发
二、大蜀农民政权的建立
三、成都的陷落
四、张余和王鸬鹚:农民军余部的斗争
第八章 皇位传授:继位人地位的艰难确定
第一节 长子元佐
第二节 次子元僖
第三节 太子之立
第四节 舐犊之情:其余诸子
第九章 家庭生活:寡人有好色之癖
第一节 后宫
一、皇后
二、嫔妃
第二节 好色
第三节 女儿
第十章 体态、才艺与思想
第一节 体态风貌
第二节 书法棋艺
第三节 思想倾向
第十一章 宗教政策:厚道教而不薄佛教
第一节 继位与道教
第二节 优待道教
一、营造道观
二、征召道士
三、收集道教典籍
第三节 不薄佛教
第四节 总结
第十二章 君臣之间:太宗与其宰相
第一节 太宗勤政
第二节 太宗之用相
第三节 太宗与赵普
第四节 太宗与李
第五节 太宗与吕蒙正
第六节 太宗与吕端
第七节 总结
第十三章 太宗之死:危局之遗留
第一节 太宗晚年的危局
一、边防形势的严峻
二、内部矛盾的尖锐
三、阶级矛盾的激化
第二节 箭疾的困扰
第三节 托孤吕端
第十四章 千秋功罪:留与后人评说
第一节 前人评论
一、宋人的评论
二、元人评论
三、明人的评论
四、清代的评论
第二节 太宗功过评说
第三节 太宗之历史地位
附录
附录一 宋太宗大事年表
附录二 主要参考论著
一、著作
二、论文
附录三 引用书目版本
宋太宗:阴影下的帝王是2022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其凡。
得书感谢您对《宋太宗:阴影下的帝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