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美

艺术之美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朱良志,对中国传统艺术进行解析与品读。

内容简介

作者将36个艺术意象归纳为三个单元:情怀、趣味、法则。《情怀》包含十二篇文字,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中国艺术的一个基本道理:为艺者,要在为人;有一等之心胸,方有一等之艺术。《一根金色的芦苇》,说艺术的理想;《花间一壶酒》,说沉醉高蹈的精神;《木樨花开了》,说人内在创造力的引发;

《钟起寒山寺》,说历史的纵深感对艺术创造的重要性;《万壑松风》,说与世界融为一体的生命态度;《山静自有日月长》,说归根曰静的道理;《那个雪溪中的夜晚》,说真实的生命感动;《到台上玩月》,说与世界做游戏的阔达胸襟;《一期一会》,说珍视当下此在的生命体验;《气韵不可学》,说境界提升的重要性;《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说“品”的培植;《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说瞬间永恒的道理。

《趣味》的十篇文章,论述中国艺术中的一些独特趣味。《月影上芭蕉》,清莹的意象,包含沉重的生命内涵;《美丽的无秩序》,说萧散之谓美的趣味;《假山是假的山吗》, 通过假山来说真幻的道理;《苍古中的韶秀》,将当下的鲜活糅入往古的幽深中去;《枯槁之美》,将“娉婷”的追求寓于古拙的境界中;《落叶不扫待知音》,说“不 扫”与真性之间的关系;《让世界活泼》,说于死寂中追 求活泼的微妙;《不可一日无此君》,说竹的清姿和永在 ;《更持红烛赏残花》,说摩挲残花挚爱生命的感念;《真水无香》,说突破表象追求本真的逻辑。

《法则》则用十四篇文章解读潜藏在文化深层的中国艺术法则。《一朵开在篱墙边的小花》,说 “小中现大”的智慧;《笔尖寒树瘦》,说“瘦”中蕴含的微妙情志 ;《老树枯藤古藓香》,说枯藤老树中绵延的生机;《假山与枯山水》,从一个角度说中日园林的差异和相通;《缺月挂疏桐》,说残缺如何成为一种美;《苔痕梦影》,由苔痕历历,走入生命的烟雾中;《到园中听香去》,说以形写神的通则;《月到风来》,说与世界舒卷的感会;《空则灵气往来》,谈空灵的美感;《无色而具五色之绚烂》,由水墨画说超越色彩的观念;《小园自有好风情》,由园林的壶天勺地,说心灵的拓展;《赏石 中的包浆》,由包浆体会“生生”的妙理;《雾敛寒江》,说艺术中“涩”的美感;《匪夷所思的美》,由瓷器开片等说巧夺天工的智慧。

作者简介

作者朱良志,198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并留校任教,199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曾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情怀

一根金色的芦苇

花间一壶酒

木樨花开了

钟起寒山寺

万壑松风

山静自有日月长

那个雪溪中的夜晚

到台上玩月

一期一会

气韵不可学

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趣味

月影上芭蕉

美丽的无秩序

假山是假的山吗?

苍古中的韶秀

枯槁之美

红叶不扫待知音

让世界活泼

不可一日无此君

更持红烛赏残花

真水无香

法则

一朵开在篱墙边的小花

笔尖寒树瘦

老树枯藤古藓香

假山与枯山水

缺月挂疏桐

苔痕梦影

到园中听香去

月到风来

空则灵气往来

无色而具五色之绚烂

小园自有好风情

赏石中的包浆

雾敛寒江

匪夷所思的美

结语

艺术之美是2021年由果麦文化出版,作者朱良志。

得书感谢您对《艺术之美》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线描之美:唯美古风插画线描图集 电子书
本书是一本SAI风格的古风插画线描图集,全书共两章。第一章为古风插画入门,简单介绍了古风插画的线条勾勒、在计算机上绘图等基本知识。第二章为古风插画的起稿,介绍了古风插画起稿时的注意事项和作者的起稿心得。作为一本线描涂色集,本书中的内容都是作者之前插画创作的集合,书中收集了大量线稿图,作为填色书使用的同时也方便读者临摹学习,做到一书多用。看过本书,你也可以画出精彩的古风画作。
萝莉之美:写实色铅笔人物绘制详解 电子书
这是一本技法基础、讲解细致、图文并茂的水彩基础教程;版式新颖,结构安排合理,知识讲解由浅入深、中规中矩;书中技法讲解全面,并配以配套讲解视频,扫二维码即可获取。过程展示详细,适合初学者使用阅读,适合作为教材;全新的做饭,超越市场上现有产品
侘寂之美:唐诗中的理想国 电子书
经典唐诗100首,重新诠释,涵盖生活各方面,开阔文化视野,美的熏陶,耳目一新。
故宫绘:钢笔淡彩画故宫古韵之美20例 电子书
故宫钢笔淡彩绘画教程,6章内容丰富,案例精美,技法易上手,揭开紫禁城之美。
雅居之美:宋画中的家具文化 电子书
本书分八章,内容包括:宋画与家具文化;《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家具与文人雅意;《清明上河图》中的家具与市井风俗;宣化辽墓壁画中的家具与经茶礼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