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文集:中国近代史

吕思勉文集:中国近代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举凡近代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社会制度、世态风貌无不细致入微,丝丝入扣,是读者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佳作。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中国近代史讲义》《中国近世史前编》《中国近百年史概说》《中国近世文化史补编》《日俄战争》五种。除《日俄战争》曾于192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过单行本外,其余四种都是未刊的四种。作者编写这些近代史著作,目的就在于大声疾呼,唤起大家进一步抵抗侵略,并重视这个历史上的伟大转变,努力加速完成这个伟大的转变。

作者简介

作者吕思勉,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汉族,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严耕望语)。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先后在常州府中学堂、南通国文专修科、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沈阳高等师范学校、苏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沪江大学、光华大学等校任教,曾担任光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代校长。早年还曾在上海中华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51年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被评为历史学一级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前言

第一编 中国近代史讲义

一、绪论

二、中西交通之始

三、传教之始

四、康雍乾三朝与俄国交涉

五、清代之盛衰

六、道光以前中外通商情形

七、道光以前烟禁

八、烧烟及中英战事

九、江宁和议

十、鸦片战争之役评论

十一、五口通商后广东中英交涉

十二、咸丰戊午、庚申之役

十三、戊午、庚申和约大要

十四、中俄咸丰戊午、庚申两约

十五、同光中俄交涉

十六、嘉道咸同光之朝局

十七、各国立约交涉

十八、革新之渐

十九、日本立约及台湾生番事件

二十、英人《芝罘条约》

二十一、法越之役

二十二、英缅之役

二十三、英谋西藏

二十四、中日之战与马关条约

二十五、港湾之租借

二十六、戊戌政变及庚子义和团

二十七、俄占东三省及日俄之战

二十八、清末外交情势

二十九、改革政体之动机

三十、清之亡及民国成立

三十一、民国以来之政局

三十二、民国以来之外交

第二编 中国近世史前编

一、论中国近世史的性质

二、入近世期以前中国的情形

三、中西的初期交涉

四、鸦片战争和咸丰戊午、庚申之役

五、汉族的光复运动

第三编 中国近百年史概说

一、总论

二、中西交涉之初期

三、鸦片战争前之国内情形

四、外力侵入时代中国之情形

五、变动中之中国

六、国民政府之北伐

第四编 中国近世文化史补编

一、商业篇

二、财产篇

三、征榷篇

第五编 日俄战争

一、东北形势总论

二、日俄开战之原因

三、日俄战前之交涉

四、日俄两国战前之形势

五、日俄战事上

六、日俄战事下

七、日俄和议

八、日俄战争与中国之关系

九、日俄战役之结果及战后情势之变迁

十、结论

吕思勉文集:中国近代史是2016年由凤凰壹力出版,作者吕思勉。

得书感谢您对《吕思勉文集:中国近代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历史地理及地名文集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三部分:一是历史地理研究,包括对中华民族的始祖炎、黄二帝若干史实的考证,对《穆天子传》及穆天子西征的研究,对西周初年营造成周城的考证及对洛阳城址变迁的研究,对春秋战国至汉代中山国的研究,对汉初赵佗占据龙川古城的历史影响,以及对大运河的研究等;二是地名研究,主要有《谈地名学与历史研究》,以及对我国县命名的研究,对有关地名考证的诸多问题的研究等;三是对谭其骧师的回忆文章及一些有关历史方面的著作
地方的近代史:州县士庶的思想与生活 电子书
地方近代史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合集。
病入股肱:日本近代史上的天皇与军队 电子书
日本近代天皇制是以天皇亲率军队的理念为支撑的,强调天皇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军人对天皇的绝对忠诚。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天皇作为最高统率者的权威发生了巨大动摇,被视为“股肱之臣”的军队也发生了质变。随着军人干政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日本一步步走向了战争的深渊。本书是“日本战争研究第一人”、东京大学教授加藤阳子数十年“战争”研究的集成之作,探讨了天皇与军队关系在近代的发展史,追溯了日本明治建军和立宪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 电子书
本书围绕民族复兴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论题,分五部分分别论述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功能定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功能定位、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问题。
曹特金文集 电子书
本书为纪念文集,收录了曹特金女士大部分的文章,并配有多幅珍贵的照片。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相关情况、马克思、布朗基进行了研究;第二部分的重点内容是翻译了俄国学者对共产国际的一些观点和看法;第三部分是曹特金对自己的经历和研究历程以小短文的形式呈现出来。本书内容丰富,对世界史的把握和阐查,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世界史这一概念,加深对世界史的认识和理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