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事:协和百年纪念版

协和医事:协和百年纪念版:协和医事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冯唐、郎景和推荐。医疗行业业内人,说历史、讲医道、品人文、谈奇事,为你揭秘协和百年传奇。

内容简介

《协和医事》以文学的笔法再现北京协和医学院百年来的历史全貌,丰富翔实的史料、鲜活感人的事例,对中国医学教育,解决医疗现实中的某些困惑,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在重读协和百年传奇故事的同时,观照当下医疗。寻求更广意义的解决之道。

作者是医疗业内人,协和是她的母校。她不是按照历史的顺序罗列史实,而是在情感的基础上讲述往事,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步进入协和内部,使之既可读,又有思辨的深度。尤其是对思考当前的医患关系、医学教育具有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常青,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现名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医学系,毕业后在美国做博士后研究。后回国,任职跨国制药公司多年。以笔名“讴歌”“丰玮”出版《医事:关于医的隐情和智慧》《协和医事》《如何老去:长寿的想象、隐情和智慧》,小说《九月里的三十年》及《B.A.D.》。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纪念版序 大河深处

序 “协和”这两个字

第一部分 遥远的东方有个协和

望东方,酝酿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

工作、攒钱、散财的石油大王

目光投向远东

科学方法做慈善

中国:一个广阔的试验场

在华传教运动的热情

传教带来的医学

“协和”一词的由来

可以送给中国的大礼

抓住愿景的1914年考察团

顶级配置的1915年考察团

超越简单的传教医学

经协和,将科学思维移植中国

现代神学:科学医学

德国的显微镜,挑战法国的听诊器

一本具有文学价值的科学书

一所与众不同的医学院

一份报告,改变美国医学教育

中西合璧的“油王府”

不惜工本,精细打磨

让协和自然地融入中国文化

一项经历多种考验的巨大工程

宏大的建筑群,最先进的配置

1921:开幕典礼

开幕典礼之前

浓墨重彩的开幕典礼

一场国际知识巨匠的聚会

招聘最好的人,并让他们开心

如何招募最优秀的教师

一窥解剖系:全球的焦点

基础研究的华人“协和三杰”

外科系的创举

知识的“杂交”

知识的“充电”

协和专家的优厚待遇

把护士变成天使的学校

建立一所正规护校,推广护士职业化

协和护校的黄金时期

协和护校如何培养学生

第二部分 好医生如何诞生

准备一颗人文心、一副科学脑

在燕大的医预科生活

人文心和科学脑

双向选择,吸收“真正适合学医”的人

一位学生进入协和的求学苦旅

医学基础课

临床课程

深刻磨难、喜获知识,兼而有之

协和育人模式

备受争议的协和育人模式

入学标准?英语教学?

漫长的八年制、残酷的淘汰制

奢侈的生活条件

求质的少而精,还是求量的扩招?

启发那些“想成为自己的个体”

不是把水桶灌满,而要将火点燃

引导到正确的路上,教他怎么学习

跑向图书馆的海洋

浓厚学术气氛中的启发式教学

师道,照亮校园

学徒式+苏格拉底式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另一种师道:重视教学

协和的导师,究竟要“导”什么

毕业之后的“宝塔尖”

住院医生期间的“基本功”

住院医生的日常

基于实践的住院医生教育

宝塔尖端的住院总医生

演变至今的“住院医生培养制度”

内科大查房,90多年一贯制

协和一景:内科大查房的程序

头脑的争论和交锋

在“熏”的气氛中成长

第二重“熏”的意义

气氛和制度的保障

协和的发散意义

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西化标准”

培养推动中国医学发展的领袖

超越协和校园围墙

一个古老的命题:如何做一位好医生

60年行医经验第一条:戒、慎、恐、惧

培养医生,而非诊疗机器

伟大的医生不仅治病,还治患病的人

第三部分 从“贵族医学”到“民众医学”

医学“布尔什维克”

60%有效的本土运动,强过100%效率的西方运动

如灯塔一般的公共卫生领袖

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

规划协和的公共卫生教育

影响学生一生的职业

走出医院,走进胡同

迈出整体规划的第一步

从协和出发的医疗“空间革命”

真正到达群众之中

从“仿照标准”到“建立标准”

20世纪30年代的“赤脚医生”

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乡村试验场

走出协和,走进农村

如何敲击农民的健康问题

启迪后人的“定县模式”

给病人以温情的社会服务

与宗教性分离的专业:医务社会工作

培养中国第一批社工

老协和的社工如何工作?

中国的美国女儿

打开协和窗户看中国

丙寅医学社

出诊战争和自然灾难现场

中国急救医学的领头人

老协和的爱国方式

面向更偏远的湘阴农村

第四部分 协和的民间故事

老协和人的脾气

孙中山的最后岁月

梁启超:《我的病与协和医院》

中医、西医之争

为西医辩护的当事人

理性重读:西医并非万能

没有考据的误传版本

“北京人”在哪里

56个小本和百宝箱

老协和的女大夫

第五部分 一百年“协和主义”

1942:风雨飘摇

日军占领协和

协和护校决定迁徙

漫长、艰难、危险的迁徙行程

面对困境时的生机和坚韧

朝向希望之火不熄的征途

商议协和复校

第四次考察团

一个意外的决定,一笔1 000万美元的捐赠

复校之后的协和

大半个世纪的质量与数量之争

一道算术题:如何为千万中国人培养足够的医生

基金会内部的更大争议

向中央上书,建议恢复协和长学制

协和八年制的中断及恢复

协和式的临床思维

临床思维的经年锻铸,成就协和名医

疑难杂症的最后一道希望线

自省、专注和慈悲

专业群体内的协和处世方式

书一定要看,病人一定要看

来自内在的指引

并非只有名医才有的协和气质

一个诸事凝结的传奇

一名家长式疼爱协和的支持者

一种专家治理、科学决策的工作方法

一个呼唤科学的历史时刻

一个具有可塑性的时刻

医圣时代已过,良医余韵仍存

变化中的世界,变化中的医道

重读一百多年前的报告

良医余韵仍存

新时代的大学精神

只是一条满足学位需求的生产线?

功夫在医外

何为世界一流的医学教育

大众视野中的协和吸引力

一次协和病案展,成为一则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中的协和式自律

“协和现象”及“未来协和之道”

一种近乎神秘的传承力量

拒绝平庸、拒绝二流、拒绝偷懒

百年之后,未来的协和会是什么样?

后记

我的协和情结与“泛意义协和”

参考书目

协和医事:协和百年纪念版是2017年由湛庐文化出版,作者常青。

得书感谢您对《协和医事:协和百年纪念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协和人说健康(增订本) 电子书
一号难求的医疗专家,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
家国:协和战疫相册故事 电子书
本书讲述的是2020年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队在支援湖北武汉期间发生的一系列感人故事。疫情发生之初,协和医院闻令而动,先后派出186名医护人员奔赴武汉,从起初物资匮乏到想尽一切办法在48小时内组建重症监护病房;从教授滑倒在污染区头破血流到紧急情况下科主任来不及穿隔离衣毫无防护地进入污染区进行抢救;从50岁教授痛哭流涕到92年博士后在战场中快速成长;从遗体告别仪式到尸检前后;从三更半夜与
从医开始:协和八的奇妙临床笔记 电子书
小医生的大世界。让临床妙趣横生,让思考更真诚,让生活更奇妙。
协和护士说——传染性疾病防护 电子书
围绕新冠肺炎、流行性感冒、水痘、麻疹、肺结核、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介绍相关的传播途径、症状、检查以及自我预防和管理措施等。普及正确洗手、戴口罩,咳嗽礼仪,消毒隔离方法、防护措施以及自我护理和管理要点等,解除公众在传染病认知和防护方面的误区和盲区,帮助公众形成正确的传染病预防观、治疗观和认知观,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健康观。围绕新冠肺炎、流行性感冒、水痘、麻疹、肺结核、病毒性肝炎、艾滋病
外科速记——协和八的随身学习卡片 电子书
精炼医学生学习时的重要知识点,本版内容主要涉及外科的相关临床知识,以各科室划分,包括外科基础、麻醉与ICU、颅脑及周围神经、颈部、腹部、心胸、血管外科以及骨科,每个科室的内容单独成章,整体构成外科体系,系统全面的将知识点进行概括总结,由经过规范外科实习培训的医学博士及住院医师筛选切实所需的临床重点内容,如解剖结构、常见手术、相关科室常见疾病、常用评分、快速记忆诀窍等。最终通过卡片的形式呈现,帮助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