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以探讨新型城镇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为主。
内容简介
城市工业遗产是在城市工业化发展道路中遗存的与工业文明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是被物化的工业文化。工业遗产主要包括用于工业生产的场所、工人住宅和社会生活遗址等。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早期传统的工业遗产遗留逐渐被现代工业文化所取代,一些代表城市文化特色的工业景观正在渐渐消失。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城市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对于维护城市历史风貌,提升城市工业文化品味,塑造城市工业文化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共分为五章,分别从新型城镇化历史概述、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性与发展思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工业遗产保护基本分析、新型城镇化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模式和参与机制、 新型城镇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政府职能与基本思路,以及新型城镇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案例进行研究分析。
作者简介
作者尚海永,管理学硕士,唐山师范学院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图书情报管理与服务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科技情报开发与服务、档案文献与历史文献整理、城市文化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主持市厅级项目3项,参与各级各类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5篇。代表作:《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城市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辅文
前言
第一章 新型城镇化发展概述
第一节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
二 中国城镇化的主要特征
三 中国城镇化与世界城镇化的区别
四 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城镇化
五 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城镇化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的问题
一 产业结构方面
二 生态环境方面
三 文化适应方面
四 城市特色方面
第三节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性与发展思路
一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性
二 中国新型城镇化之路研究
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工业遗产保护基本分析
第一节 中国新型城镇化工业遗产保护概述
一 工业遗产的概念与类型
二 我国工业遗产的形成
三 新型城镇化工业遗产保护的起源与价值
第二节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研究
一 国外工业遗产相关研究历程
二 国外对工业遗产的关注与研究
三 国外工业遗产的法律保护制度
第三节 中国新型城镇化工业遗产保护的现状
一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现状反思
二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工业遗产保护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模式和参与机制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
一 工业博物馆保护模式
二 景观公园改造模式
三 综合物业开发模式
四 创意园区利用模式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参与机制
一 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具体流程
二 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参与主体
三 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参与主体职能属性分析
四 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参与主体协调策略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政府职能与基本思路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的政府职能
一 政府参与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社会力量的加入
二 社会力量参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必要性
三 工业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的局限性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的政府导向
一 文化导向的工业遗产再利用
二 以政策法规控制工业遗产空间的绅士化
三 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政策法规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基本思路
一 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二 提高公众对工业遗产价值的认识
三 确立工业遗产法律地位并制定规划
四 引入工业遗产保护开发的市场机制
五 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规划对策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案例分析
第一节 鞍山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一 鞍山工业遗产的现状
二 鞍山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与分级
三 鞍山工业遗产保护格局的构建
四 鞍山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方式
第二节 中国交通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一 钱塘江大桥
二 中东铁路建筑群
三 个旧鸡街火车站
第三节 中国能源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一 大庆第一口油井
二 石龙坝水电站
第四节 中国军事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一 黄崖洞兵工厂旧址
二 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
三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
参考文献
新型城镇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是2019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尚海永。
得书感谢您对《新型城镇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