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讲述在低碳经济的影响下对能源产业发展提出的指导建议。
内容简介
目前,中国能源产业结构仍以高碳能源为主,能源产业结构不合理、供求关系不平衡、重要能源对外依存度大、能源效率较低,这些给中国能源产业带来了诸多风险;能源的国际化和金融化,伴随着国际能源价格的剧烈波动,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此外,碳排放导致温室效应、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使中国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
鉴于此,本书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将环境风险、低碳因素纳入中国能源产业风险指标体系,以量化方法对中国能源产业风险进行识别、测量、评价和预警,并对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出指导性建议。
作者简介
作者陈明,女,经济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产业风险与控制、产业绩效与产业优化。
曾在国内外核心期刊《Transylvanian Review》、《商业研究》、《运筹与管理》、《税务与经济》、《生态经济》等SSCI、CSSCI及扩展版期刊发表文章9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能源产业风险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一 能源产业风险的研究背景
二 能源产业风险的研究目的
第二节 能源产业风险相关研究
一 低碳与低碳经济的相关研究
二 能源产业的相关研究
三 产业风险的相关研究
四 能源产业风险的相关研究
五 能源产业安全的相关研究
六 能源产业政策的相关研究
第二章 能源产业风险相关理论及测量方法
第一节 能源产业风险相关理论
一 西方经济学理论
二 产业经济学理论
三 能源经济学理论
第二节 能源产业风险测量方法
一 泡沫检验
二 灰色系统理论
三 Elman神经网络
四 超效率DEA模型
五 TOPSIS法
第三章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能源产业风险识别
第一节 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中国能源产业风险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中国能源产业的风险识别
一 风险的分类
二 风险因素的识别
第四节 碳排放对能源产业风险的驱动因素分析
一 脱钩理论及脱钩指数
二 中国能源产业碳排放脱钩效益的实证研究
第四章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能源产业风险测量
第一节 供求风险测量
一 能源自给度
二 供需增速比
三 各能源消费占比
第二节 资源风险测量
一 储采比(储产比)
二 对外依存度
三 探明储量世界占比
第三节 市场风险测量
一 价格风险
二 贸易风险
三 基于泡沫模型的价格风险测量实证分析
第四节 技术风险测量
一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能源效率实证分析
二 能源强度
第五节 环境风险测量
一 碳排放变动率
二 碳强度
第五章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能源产业风险评价
第一节 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第二节 能源产业风险评价体系
第三节 能源产业风险评价
一 层次分析法
二 灰色关联分析
三 传统TOPSIS法
四 AHP-GRA-TOPSIS组合模型
第四节 能源产业风险评价实证分析
一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实证分析
二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TOPSIS法的实证分析
第六章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能源产业风险预警
第一节 能源产业风险预警的构成
一 确定警义
二 寻找警源
三 警兆(警情)分析
四 预报警度
五 采取预警措施排除警患
第二节 基于GM(1,1)模型的能源产业风险预测实证分析
一 GM(1,1)模型的基本步骤
二 GM(1,1)模型预测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基于Elman神经网络模型的能源产业风险预测实证分析
一 Elman神经网络学习过程
二 Elman神经网络预测实证分析
第四节 能源产业风险预警软件的设计及应用
一 设计思路
二 软件设计
三 软件实例应用
四 结果分析
第七章 中国及主要发达国家能源产业的低碳转型
第一节 中国能源产业的低碳转型
一 能源产业的机会及挑战
二 中国能源产业的低碳转型
三 中国低碳能源产业转型的瓶颈
第二节 德国能源产业的低碳转型
一 德国的低碳能源产业政策
二 德国能源产业的低碳转型
三 德国能源产业低碳转型对中国的启示
第三节 美国能源产业的低碳转型
一 美国的多元化能源政策
二 美国能源产业政策的主要特点
三 美国低碳能源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第四节 英国能源产业的低碳转型
一 英国的低碳能源产业政策
二 英国低碳能源产业政策的主要特点
三 英国低碳能源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第八章 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展望
一 与时俱进发展低碳能源产业
二 构建科学完整的低碳能源产业政策体系
三 市场机制与政府有效干预相结合
四 优选过渡能源
五 加强科技创新与能源国际合作
六 提高能源效率与建立节能激励机制
七 构建低碳能源产业风险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中国能源产业风险研究:基于低碳经济背景是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陈明。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能源产业风险研究:基于低碳经济背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