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器:我只是个生活家

不器:我只是个生活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在日常的细节里,寻找生活的诗意和艺术的真谛。

内容简介

本书为艺术随笔,共7卷,主要是作者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感悟和思考。

首卷从童年生活开始切入,讲述个人艺术理念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第2卷至第6卷分别围绕石、竹、木、土、漆,讲述了在用各种不同的材质制作手工艺品时的感受与创作灵感之来源;第7卷以时间为主题,讲述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收藏旧物的执着,以及从中体悟到的人生智慧。

作者简介

作者何越峰,“在山文化”创始人。生活美学实践者,收藏家,造物师。在多家艺术机构担任顾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卷一 万物相连,是造物的开始

01 羊群走过山间

02 西瓜地里的星星

03 世间万物的流动

04 种土豆的哲学

05 一个村庄中的匠人

06 工具都是铁匠打磨出来的

07 好的工具与主人心意相通

08 好的技艺需要用身体和时间慢慢打磨

09 斧头是我走向成年的标志

10 精细微才能致广大

11 风的造物美学

12 学会与器物相处

13 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

14 艺术的秘密,在于游刃有余

卷二 石·器

15 时间里的生命

16 石头中的宇宙

17 与石相对

18 石的风流

卷三 竹·器

19 为微风中的声音心动不已

20 不是我扭动竹,而是竹引导我

21 一件竹花器的诞生

22 今天的竹器不再只为实用而生

23 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身

卷四 木·器

24 树是充满灵气的,要敬畏

25 树木主宰着宇宙星辰的运行

26 美是大自然的恩宠

27 把一块木头用到极致

28 顺着纹理切割,是对木头的尊重

29 器物因被使用而完整

卷五 土·器

30 用手触摸泥土的感觉

31 柴烧作品的迷人之处

32 两两转化,互为生机

33 把陶坯交给神秘的自然

34 最大化地忘了自己,就是最大化地找到自己

卷六 漆·器

35 百里千刀一斤漆

36 搅拌之乐

37 遵循时间、温度、湿度的法则

38 无数次的打磨,赋予漆以生命力

39 漆器绝不允许速成

40 大漆巨大的包容性

41 材料叠加在一起,就融合了更多的智慧

卷七 时间是最高明的造物师

42 我收藏的不是物品,而是时间

43 不断地收集有年代感的老物件

44 把世界当作一个好玩的去处

45 我老了以后,就收藏太阳

46 与时间和空间一起优游

47 置身于时间之外

48 漫长的时间在手中留下的痕迹

不器:我只是个生活家是2019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何越峰。

得书感谢您对《不器:我只是个生活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我和我的母校 电子书
作者的《我和我的母校》通过对以往岁月记录和书写的方式,来回望有幸和母校结成的跨世纪情缘,以及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深化的爱生如子和感恩母校之间的情感对流。全书分成6个章节,从美丽校园重要景点的情感漫游开始,再次一一走进当年为人师表、育人有方的作者的老师这个集体,手足情深、美美与共的作者的同学这个班级,和睦相处、快乐共事的作者的同事这群伙伴,师生互爱、教学相长的作者的学生这批弟子,还有心系南强、花开榕城
时光不语:“同步悦读”首部作品选·散文 电子书
这是一本散文集,是“同步悦读”读书平台自2016年上线,通过5年时间的沉淀,推出的首部纸质版原创作品选粹。全书共分“光影”“钩沉”“远方”3个章节,其中“光影”篇章以叙事类散文为主,念乡、思乡、恋乡和追忆岁月中那些难忘的人生经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故土的深深的眷恋与感念;“钩沉”篇章以写人类散文为主,追忆和怀念人生里程里的那些人那些事,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浓浓的情感与思念;“远方”篇章以写景写物类散文
真相只有一个 电子书
一切推理都是逻辑,逻辑学博士化身侦探带你识破陷阱。
我想学会生活 电子书
我想学会生活。我要用心地生活,深刻地活着。相信“凡事不疾不徐,春风化雨,不经意间将一份细腻与明亮以温柔传递”的蔡颖卿,通过这样12个关键词:珍惜、变动、恩典、付出、牢笼、平衡、创作、复杂、沟通、舍弃、错觉、快乐,来分享生活之美和生命之好。愿读过本书的人:能够把平凡的生活过得不平凡,能够辨识生命中能与不能、胜利与失败、喜乐与痛苦、勇敢与退怯,获得生活的力量,成为快乐自足的女性。愿你能够不再只关心同年
我的高考:女生的故事 电子书
与男生相比,女生的高考之路有什么不同?在不同的年代,女生又是如何进入高考?有什么样的心路历程?来自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地区的33位女性高考亲历者向读者讲述了她的高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