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村治研究:立场·观点·方法(2016年卷)

华中村治研究:立场·观点·方法(2016年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从不同侧面对“华中乡土派”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了初步展示。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不同侧面对“华中乡土派”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了初步展示,“论经验研究”主要介绍了“华东乡土派”对农村问题研究的基本方法;“论机制研究”探寻在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路径;“论熟人社会”和“论区域差异”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域的关系与西方现代社会存在根本区别;“论农民分化”和“论小农经济”针对当前我国的农村政策,提出“城乡二元”的合理性。

作者简介

编者贺雪峰,长江学者,著名三农问题专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乡村基层民主和乡村建设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村社会学,政治社会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期文章

前言

第一篇 论经验研究

饱和经验法

谈谈经验质感

如何做中国农村的经验研究

经验研究:以“村庄”为立身之本

经验研究的“第三条道路”

华中乡土派的经验立场

第二篇 论机制研究

华中村治研究中的机制研究

实践社会学:从1.0到2.0

机制研究与社会学本土化的进路

三种机制分析的比较研究

机制研究:在学术与政策之间

机制分析的若干阶段

机制研究的意义与步骤

作为认知媒介的中观机制

机制分析:经验通往理论的路径

经验研究与机制研究

实践社会学的时空关系分析

经验研究的实践论

第三篇 论熟人社会

熟人社会与乡土逻辑

熟人社会结构及其价值性

熟人社会与中国人的自我实现

熟人社会交往的公共性问题

熟人社会里的公与私

人情、人情秩序与熟人社会

从熟人社会到半熟人社会

第四篇 论区域差异

村庄社会结构视角的中国区域差异

农民自杀的空间社会学分析

农村人情的区域差异

自己人结构与农民的交往逻辑

农村家庭的区域差异

农村男孩偏好的区域差异

第五篇 论农民分化

中坚农民的崛起

城乡二元结构中的农村中间阶层

论“半工半耕”的社会学意涵

农民分化与先富阶层的社会确认

发达地区农村的社会分化与妇女地位

农村社会分化与边缘农民上访

农民分化程度与农村阶层关系状况

第六篇 论小农经济

关于中国式小农经济的几点认识

中国小农“多元经营的家庭生计”

流动性家庭农场:中国小农经济的另一种方式

“中农”阶层与发展型社会结构的形成

留守经济:当前中国式小农经济的现实

我国应选择哪种农业经营主体?

生计农业:中国小农的现实表达与发展转型

遭遇资本下乡的家庭农业

双层经营体制下的小农经济

发展型小农家庭的兴起:“中国式小农经济”再认识

华中村治研究:立场·观点·方法(2016年卷)是2016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贺雪峰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华中村治研究:立场·观点·方法(2016年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差序治理: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分层互动——以后税费时期的花镇为例 电子书
以后税费时期的花镇为例,介绍农村税费改革之后的乡村治理。
治理现代化与基层党内民主实践:对村级党组织民主选举过程的观察与调查 电子书
基层党组织民主选举过程展开全景式纪实,对基层干部和党员群众现实心态进行深描。
跳出农门:农民子女的职业非农化与身份市民化 电子书
一部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子女身份变化的专著。
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费孝通“江村调查”80周年纪念文集 电子书
本书为“纪念费孝通教授‘江村调查’80周年学术纪念会”中精选出的论文集。
三农论稿:站在农民的立场 电子书
作者对“三农”问题研究的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