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中华医学影像丛书中一部关于心血管系统的影像学专著。
内容简介
自《中华影像医学·心血管系统卷》第1版出版以来,已经过去了10多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心血管影像学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从设备成像能力、图像质量和精准化程度、后处理软件功能,以及基于影像学的大型临床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等方面均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和进步。因此,《中华影像医学·心血管系统卷》(第2版)的出版发行,已是势在必行。
在第1版基础上,第2版与时俱进,有了较大的改进。首先,心血管疾病的分类更加丰富和细致,采纳了更多的国际分类和诊断标准。如本书在各类心肌病和累及心肌的全身系统性疾病方面,有了明显的补充和完善;在先天性心脏病的疾病分类方面,更加科学,并更加契合临床需求。其次,增加了当今最先进的影像学技术,而且对临床常用的各类影像学技术都有所引用和描述。如在心脏计算机断层(CT)技术方面,增加了CT心肌灌注(CTP)和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等新技术;在心脏磁共振(CMR)方面,增加了定量(mapping)技术、应变成像(strain)、四维血流(4D-Flow)等。再次,体现了心血管影像学技术对治疗策略的指导和预后随访的价值,如在每一章疾病诊断的后面都增加了影像学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的内容。
另外,第2版增加了“心脏电生理疾病”“累及心血管的系统性疾病”“心力衰竭与影像学”“创伤性心血管疾病”“预防心脏病学与放射影像学”“心血管病的循证放射学及其发展方向”等六章内容,这些内容是对国内心血管影像学著作系统性的完善和补充,不仅对丰富心血管影像学专业人员的知识体系有帮助,而且与临床心血管疾病的预防、风险评估、治疗和预后等整个体系实现了“接轨”,这是本书最显著的特色。
第2版编写严格按照本套丛书的统一规范及要求完成。在“系统性”上,本书力争做到涵盖最新的影像学新技术、实践新经验和最新指南或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在“全面性”上,本书包含了部分罕见病、少见病和复杂病例,包括了影像学在新的诊疗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影像学在疾病的风险分层、治疗方案和随访中的应用等;在“实用性”上,本书着重引用了国际权威的疾病分类、定义和诊断标准。因此,本书的另一特色就是系统和全面地结合临床需求,适合于所有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工作的同道们阅读,也可用作指导教材及临床参考工具书。
全书共16章,纳入临床病例538例,各种图像近1300幅。本书图文并茂,病例十分丰富,包括了疑难少见病例,这也是本书的特色之一。
作者简介
编者金征宇,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主任、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系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候任会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磁共振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放射学杂志》总编辑,北美放射学会荣誉会员,欧洲放射学会名誉会员,日本放射学会荣誉会员,法国放射学会荣誉会员,德国放射学会荣誉会员,美国伦琴放射学会荣誉会员等。
多年来承担北京协和医学院不同层次的教学工作,曾多次被评为院校级优秀教师,先后主编了三版八年制《医学影像学》教科书,分别获得北京市优秀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精品教材奖,2018年获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多项临床新技术研究、指南及行业标准制定、医师培训。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科研课题2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四千余万元。国内外发表论文近500篇,参与编写专业著作19部,国家发明专利5项。因在医、教、研方面突出表现,曾被授予中央保健先进个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医师奖等荣誉称号,并于2018年荣获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主编简介
副主编简介
第3轮修订说明
中华影像医学丛书(第2版)编写委员会
中华影像医学丛书(第2版)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心血管疾病影像设备与成像技术
第一节 超声心动图检查
第二节 X线检查
第三节 CT检查
第四节 MRI检查
第五节 心脏核医学
第六节 心血管造影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心血管影像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 经胸心脏超声检查
第二节 X线胸片检查
第三节 心血管CT检查
第四节 心脏MRI检查
第五节 心脏核医学检查
第六节 心导管和心血管造影检查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冠心病影像学检查技术
第三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第四节 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第五节 心肌梗死机械并发症的评估
第六节 稳定性冠状动脉心脏病
第七节 影像学对冠心病治疗的指导价值
第八节 冠心病其他临床表现与影像学
第九节 先天性冠状动脉疾病
第十节 非动脉粥样硬化的冠心病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瓣膜性心脏病
第一节 二尖瓣病变
第二节 主动脉瓣病变
第三节 三尖瓣病变
第四节 肺动脉瓣病变
第五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六节 与心脏瓣膜病相关的综合征
第七节 放射影像学对瓣膜病治疗策略和预后的评估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心肌病与心肌炎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遗传性心肌病
第三节 混合性心肌病
第四节 获得性心肌病
第五节 继发性心肌病
第六节 心肌炎
第七节 与心肌病相关的综合征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心脏肿瘤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原发性心脏肿瘤
第三节 心脏转移瘤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心包疾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心包综合征
第三节 特殊原因心包综合征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心脏电生理疾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放射影像检查方法
第三节 应用解剖与正常影像学表现
第四节 心电生理疾病治疗的放射检查与诊断
第五节 放射影像学对心电生理疾病治疗策略和预后的评估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先天性心脏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心脏大血管的胚胎发育
第三节 先天性心脏病节段分析法
第四节 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
第五节 左心系统发育异常
第六节 右心系统发育异常
第七节 房室及大动脉连接异常
参考文献
第十章 主动脉及外周血管疾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第三节 主动脉瘤
第四节 累及主动脉的遗传综合征
第五节 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第六节 累及主动脉的全身性疾病
第七节 主动脉肿瘤
第八节 外周动脉血管疾病
第九节 与外周血管有关的综合征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肺血管疾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肺血管疾病
第三节 肺静脉和毛细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累及心血管的系统性疾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神经系统疾病累及心脏
第三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累及心脏
第四节 Fabry病
第五节 免疫系统疾病累及心脏
第六节 血液系统疾病累及心脏
第七节 结节病累及心脏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心力衰竭与影像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影像学评估
第三节 影像学检查技术和表现
第四节 外科治疗的影像学评估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创伤性心血管疾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心脏创伤性病变
第三节 冠状动脉创伤性病变
第四节 主动脉创伤性病变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预防心脏病学与放射影像学
第一节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第二节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与预防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心血管病的循证放射学及其发展方向
第一节 心血管病诊断的循证放射学
第二节 心血管病放射学研究及其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致谢
中华影像医学·心血管系统卷(第2版)是201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金征宇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华影像医学·心血管系统卷(第2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