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一本向千千万万普普通通中国老百姓致敬的书,一本必须奉献给你的母亲父亲的书。
内容简介
“物尽其用”是一个由“破烂儿”组成的庞大方阵,承载了亲人间相濡以沫的痕迹与温暖,承载了物资匮乏时代对生活的理解与敬重。
“物尽其用”是对一个逝去时代的展览,从北京到光州,从柏林到纽约,无数观众默默地流下眼泪,好像突然见到过世已久的亲人与挚友。
“物尽其用”是一种默默地收集与保存爱的哲学, 顽强地对抗着将置换与丢弃作为基本态度的当下,记录着中国老百姓对家庭与生活的永恒的爱。
赵湘源是宋冬的母亲,像中国千千万万勤俭持家的妇女一样,她保存下大量的生活物品:化石般的洗衣皂、孩子们丢弃的玩具、堆积如山的瓶瓶罐罐锅碗瓢盆……“物尽其用”是她的人生信条。艺术史家巫鸿和当代艺术家宋冬,与赵湘源女士一起,将她的这些庞大的收藏变成了一次巡回世界的展览。
作者简介
巫鸿(Wu Hung)早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硕士。1987年获哈佛大学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后在该校美术史系任教,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
其著作《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获1989年全美亚洲学年会最佳著作奖(李文森奖);《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获评1996年杰出学术出版物,被列为20世纪90年代最有意义的艺术学著作之一;《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介与表现》获全美最佳美术史著作提名。参与编写《中国绘画三千年》(1997)、《剑桥中国先秦史》(1999)等。多次回国客座讲学,发起“汉唐之间”中国古代美术史、考古学研究系列国际讨论会,并主编三册论文集。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部分 《物尽其用》:物件、记忆与家庭伦理
治疗的记忆
材料
计划
展览
记忆的交流
《物尽其用》与中国社会
家庭伦理
重构家庭
尾声
第二部分 赵湘源:物尽其用
衣
母亲做的衣服
木板箱子里的破衣服
公公婆婆柜子里的衣服
做衣服
绿军装
布和票证
再说布头儿
李师傅做的布柜
废品站买的布柜
线绳
鞋
丝棉被和棉花
食
团聚时的餐具
婆母的石磨和高压锅
天蓝色的搪瓷碗
吃饭、做饭
酒
住
大房子、小房子、小小房子
盖个临时厨房
盖棚拆棚
我们家的房子
木料
木板
椅子
床和沙发
花盆
花盆里的土
用
肥皂
洗
我娘留下的东西
盆和水桶
工具
鸟笼子
餐盒
瓶子盖
宋冬的小铁车
玩具
电视
表
两个箱子
第三部分 访谈·观后感·评论
宋冬和喻瑜谈“物尽其用”北京展
宋冬:《物尽其用》的生活艺术
“物尽其用”:一个感人的展览
博客观后感(1)
博客观后感(2)
在MoMA观看《物尽其用》有感
艺术改变生活
宋冬:物尽其用
北京生活元素的合集
物尽其用是2011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美]巫鸿。
得书感谢您对《物尽其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