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

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扎根于中国社会的经验研究探讨“中国式”的身体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借鉴普拉莫(Plummer)的“讲述性故事”,基于多类人群(不同年龄段的城市女性、乳腺癌患者、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加拿大中国移民、变性人等)的性/别与身体的故事讲述,试图提出并实践具有人文与社科批判精神的、作为方法的“故事社会学”分析框架,从不同的面向具体探讨“中国式”的身体问题,以促进更为积极的身体、性和多元性别领域本土学术语境的形成,以及相关学科在中国的建设与发展。

作者简介

作者黄盈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性、身体、艾滋病、定性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导论 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

一 “性”与“性/别”的概念创造及扬弃

二 日常生活中的情欲身体

三 讲述性故事

四 本书的性/别与身体故事

第一章 经血与性感

一 月经叙事

二 性感身体

第二章 带着HIV生活

一 “挖故事”的尴尬

二 带着HIV生活:木木与李纷的择偶故事

三 日常生活的制约

第三章 从“疾病”到“残缺”的乳腺癌叙事

一 打开话茬,收集故事

二 可见“CA”细胞:烙上了“乳腺癌”标记的身体

三 掉发与假发:“残缺”的身体形象的浮现与应对

四 切乳与义乳:女性身体形象的破损与重塑

五 乳房缺失的女性身体:亲密关系的挑战与经营

六 嵌入社会的“残缺”身体:自我及社会身份的危机与管理

七 两套叙事的交叉及“残缺”框架的意义

第四章 跨越国界的身体与性/别

一 跨国视野下的性/别思考

二 寻找移民,挑选故事

三 身体与性/别的中西方叙述

四 迈向更为日常的“跨国性”:移民故事的扩展思考

第五章 一位让访谈者抓狂的变性人

一 “老师,我想换主题”:初学者碰到了强势的被访者

二 听文姐讲故事

三 个案的扩展及“自主”的条件

第六章 无处安放的情欲身体

第七章 会议的性政治

一 2007年之前的性话语:讨论的起点与补充

二 对话生态的复杂化

三 学术、政治、经济三方夹击下的性/别研究与运动

四 2007~2017年中国性研究国际研讨会:一个案例

五 新生态下的困境与思考

结语 身体如何记忆,性/别如何叙事?

一 “不可说”与“记忆的微光”

二 “我要讲”与叙事套路

三 再论“真”与“假”:迈向更为积极的身体与性/别叙事

附录一 呈现与感受:转向日常生活中的女性身体

一 注意“身体”:问题的理论背景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 身材、健康和气色:女性身体的三种自我镜像

四 生命历程、亲密关系、流行话语:身体构建的情境因素

五 身体的主体构建与日常生活的特点:概括与讨论

附录二 中国性研究国际研讨会(2007~2017年)

参考文献

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黄盈盈。

得书感谢您对《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研究 电子书
基于北京团市委于2012年在北京开展的 “北京市非京籍务工人员发展状况”调查问卷,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分析在京女性农民工的城市生活适应状况及其居留城市意愿。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第5辑) 电子书
老龄化成为社会突出问题,我们该怎么面对?
边缘地带的治理 电子书
街头、村落作为社会边缘地带,该怎么治理?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10辑)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集刊之一,展示了海内外围绕家庭与性别领域相关专题的多样化视角和最新成果。本书为集刊第10辑。
绿色城镇化战略: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一方面尝试探究城镇化对环境影响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城镇化环境效应的机理模型,另一方面就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战略进行了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