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异同:人类学视域下的整合模式

再造异同:人类学视域下的整合模式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力图破解身份认同话语上的迷思,挑战那些建立在“差异性与共同性”上,被普遍接受然而却是错误的假设。

内容简介

本书系一本论文集,由德国马普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李峻石和爱沙尼亚塔林大学人文学院东南亚研究专业的副教授郝时亚主编,由多位人类学家共同撰写。

本书共九个章节,以尼泊尔、毛里塔尼亚、科特迪瓦、西非贝宁、苏联、泰国南部等具体案例入手展开分析,意在破解身份认同话语的迷思,挑战在社会整合、同一性和差异性之角色等问题上某些被普遍接受然而却是错误的假设。

本书要挖掘沟通符号在语言和实践上的转换,聚焦人们如何策略地动用族群性、民族主义等话语以便实现社会整合。本书特别关注的是超族群以及大规模的整合形式,所涉范围从种姓制度到后苏联时空中的身份认同,以及历史上的帝国里出现的整合形式。与一般民族志惯常采用本地视角的做法不同,本书从变换的视角出发描述各种关系。

本书尤为非同寻常的是将人们的互动形式,而不是参与互动的单元(群体和个人)作为核心聚焦点。对整合与冲突的动力机制进行剖析,是李峻石率领的研究团队长期以来一直持有的理论关怀,本书便是团队式合作的产物。本书意在提出一种打破常规的重要理论模式,书中深描式民族志个案研究也具有填补信息空白的重要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李峻石(Günther Schlee),1951年出生于德国北部,1977年获汉堡大学民族学博士学位,1986~1999年,任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99年,德国马普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成立时,他是组建所长之一,并主持“融合与冲突”专题研究部直至2019年荣退。他长期在非洲(以肯尼亚、苏丹、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南部为主)从事田野调查,主要著作包括Identities on the Move: Clanship and Pastoralism in Northern Kenya(1989初版,2007再版),Wie Feindbilder entstehen: eine Theorie religiöser und ethnischer Konflikte(2006)(中文版《何故为敌:族群与宗教冲突论纲》,2017)。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图表目录

1 距离与等级序列:在公共空间中争夺族群象征符号

导论

尼泊尔国家结构中的少数族群

等级序列、差异、距离:尼泊尔中部一个多族群地方社会中的符号语言

从新视角看现存的标记符号

文化生产、改革、应对以及国际社会在其中的角色

2 经由差异的身份认同:毛里塔尼亚先前奴隶的社会整合

毛里塔尼亚奴隶制的过去与现在

奴隶的人口状况

精细区分:武士的奴隶与学者的奴隶

奴隶身份中的女性特质

社会化剥离的差异后果

差异性所具有的团结力量

构成“自由/奴役”边界的动力

接纳与整合

结语

3 国家认同与国家给予的身份认同

普遍公民权/或多或少的“现实”公民

同心圆状的身份认同

谁是国家?

4 归属的政治与身份认同转变

导言

牧民、农民和商人

多族群语境下的身份认同、所属特征以及自我认定

劳动分工以及身份认同话语

科特迪瓦北部的富尔贝人

归属的政治与社会多样性的再生产

符号、话语和表征

博博人-波瓦人当中的富尔贝人在族群身份认同上的变化

综述

5 一个非洲小镇的身份认同进程与政治史

导言

对研究区域的简要描写

界定当基塔的社会关系和族群关系:主要的社会-经济群体

最早定居者“农耕者群体”的成员

随后移居而来的“商贩和工匠群体”的成员

公职人员和来自其他地区/国家的小企业者

富尔贝人牧民

对自身与他者的感知:在宗教与文化实践中所见

经济差异、利益冲突与互补性

当基塔跨族群关系的契约性特征

族群皈依的条件

本地行动与政治整合的复合层面

结论与展望

6 跨国实践与后苏联的集体身份认同

后苏联地区的集体认同

1990年代的期待、预言和讨论

跨国实践与后苏联空间

贸易、迁移和非正规性

社会化,仪式和文化消费

后苏联集体认同——何去何从?

7 同生共存——泰国南部多元存在的变迁

导言

本项研究的语境

机能式谦让与宗教仇恨

宋卡湖盆地的多元宗教仪式

泰国南方佛教徒-穆斯林关系与共存模式

宋卡湖盆地的宗教糅杂主义与反宗教糅杂主义

泰国南部伊斯兰宣教运动的新面孔

国家政策以及泰国民族主义对地方知识的影响

结语

8 双族群共存:三种情形的比较研究

阿努亚克人和努尔人:不同类型的族群性

卡姆巴人和马赛伊人:不安的共存

布里亚特人与埃文基人:族群与生态边界相遇

资源竞争的形式:斗争与抢占

劫掠的压力

聘礼、通婚和族群边界变化

结语

9 存异而治:一项关于帝国的比较研究

印度的莫卧儿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殖民地苏丹

卢吉勋爵与“间接统治”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再造异同:人类学视域下的整合模式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德]李峻石、[德]郝时亚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再造异同:人类学视域下的整合模式》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历史再现与身份认同:以新时期以来的“蒙古历史叙事”为中心 电子书
新时期以来,“重述历史”是当代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中同时出现的重要文学现象,其中又以“蒙古历史叙事”最为典型。
中国少数民族孝文化研究 电子书
挖掘孝文化中蕴含的合理因素,使其在慰籍心灵、整饬社风等方面扬己之长,对于完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建设和谐人际关系具有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西北民族论丛(第19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册是第19辑。
蒙古历史拼图 电子书
作者以关键词的形式梳理明以前的蒙古史,参阅大量历史资料,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
“肯定性行动”:美国族群政策的沿革与社会影响(21世纪中国民族问题丛书) 电子书
美国围绕“肯定性行动”展开争论:补偿理论、反向歧视和污名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