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在“2035年远景目标”和“双碳战略”协同下提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可行路径。
内容简介
能源转型是一场“持久战”,保供和低碳的双重目标提供了更紧的约束,市场与政府的协调需要持续探索,国内经济增长和国际气候压力的冲突不断出现,我国必须要克服自身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困难,构建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型能源体系。
本书在新征程的背景下,结合国家最新的政策要求和进展,从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出能源高质量发展,探究两者的内在联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前言
第一章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迈进新征程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征程
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伟大成就
二、新征程面临新矛盾
第二节 新征程赋予新任务
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知识产权强国
二、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三、坚持推动降碳减污,建设美丽中国
四、坚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第三节 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
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二、国际形势变化对中国产生深刻影响
三、中国对世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第四节 新发展理念是走好新征程的总指引
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协调:提升经济发展整体效能
三、绿色:应对气候变化与污染
四、共享: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五、开放: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
第二章 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看能源
第一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与先进性
一、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二、均衡与协调发展
三、国有企业的战略定位
四、多重目标兼顾国内外的宏观调控
五、土地红线、生态红线是大国治理中的重要工具
第二节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重维度
第三节 从经济高质量到能源高质量
第四节 能源发展面临权衡抉择:能源不可能三角
第三章 经济发展中的能源转型驱动力
第一节 能源转型的微观驱动力:家庭能源阶梯
第二节 能源转型的宏观驱动力:库兹涅茨曲线与省级能源阶梯
一、能源转型的库兹涅茨曲线
二、省级能源阶梯
第三节 能源转型的政策驱动力:“双碳目标”
一、减排目标分配的横向正义论和代际正义论
二、“双碳目标”下能源转型的政策干预
第四章 中国能源和碳的特征事实
第一节 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能源
一、能源供给
二、能源需求
三、能源价格
四、能源贸易
五、能源政策体系
第二节 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碳排放
一、碳排放总量巨大,人均GDP的碳排量逐年降低
二、碳排放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和能源供给结构相关
三、碳排放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区域差异
四、碳相关的价格波动程度不一,公众对价格波动敏感度具有差异
五、我国碳生产率正逐步上升,但仍面临严峻挑战
六、碳减排成本具有差异性,需遵循减排最优次序原则
七、变“减污降碳”为“降碳减污”:双重目标下的一石二鸟策略
第三节 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
一、气候变化对能源供给和需求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对能源供应的期望越来越高
三、维持能源系统安全、稳定、低成本运行的难度越来越高
第五章 高质量发展目标下能源转型的权衡抉择
第一节 保障能源供给是2035年经济翻番的重要支撑
第二节 清洁发展是“双碳目标”下的必然要求
第三节 价格调整是“保供-低碳”下的可行选择
一、补贴幻觉:再论能源价格与能源公平
二、价格调整下保障能源公平的可行方案
第六章 构建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型能源体系
第一节 远景目标与“双碳战略”协同下能源转型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建立能源领域“市场之制”
一、电力体制改革往哪走
二、石油开放改革方向
三、天然气市场改革重点
第三节 用好能源领域“政府之手”
一、新征程中政府与能源市场的关系
二、改革能源领域“央地关系”
第四节 实现碳减排与能源转型的平稳过渡
一、碳税“双重红利”
二、对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指标进行协同管理
三、CSG促进企业向好、向善、向上发展
第五节 全球协同推进碳中和
一、保留“负碳国家”排放权
二、促成多边机构实施“项目碳中和”
三、推动全球能源政策协同
参考文献
新征程中的能源结构转型:基于“2035年远景目标”和“双碳战略”(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是202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郑新业。
得书感谢您对《新征程中的能源结构转型:基于“2035年远景目标”和“双碳战略”(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