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日本做公务员

我在日本做公务员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中国女孩赴日一年职场&社会体验手记,你以为的日本公务员VS真实的日本公务员有什么区别?

内容简介

当赴日旅游和工作对国人来说已经不再新鲜,了解日本及其文化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而在日本当公务员,却是“闻所未闻”的趣事。

一年间,中国女孩RORO切身体验了日本职场的独特规则,近距离到日本公务员的工作状态。并利用工作契机走访参观了日本多个学校、观察许多职场人士,体会到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异同。

更重要的是,她在这次经历中遇见最鲜活的日本人,并将自己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走出了“游客视角”下国人对日本的美化或偏见,以一种更加温和与谦逊的姿态向读者呈现她眼中的日本社会。

作者简介

作者RORO,本名高璐璐,本科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后在广州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攻读日本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求学期间曾在日本福冈大学做交换生,毕业后当过大学日语教师,曾在日本兵库县厅国际交流课工作,兼职日语译者,翻译过日本直木奖作家朱川湊人的小说《明日绽放的花蕾》和《挽歌》,日本新闻协会奖记者斋藤茂男的非虚构作品《妻子们的思秋期》《燃烧未尽的晚景》(预计2021年出版)、《刑事辩护人》(预计2022年出版)。

在日期间学习了法国蓝带学院神户分校的烘焙课程,开设过生活方式工作室SharingStudio。目前一边挑战新手妈妈一边攻读人类学专业。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推荐序 这个国家有许多波澜不惊的“美莎子”

前言

日本的县厅长什么样?

1 概说中日友好城市

2 我在县厅做什么?

3 日本的缩影兵库县

4 日本县厅长什么样?

5 在县厅上班的都是公务员?

6 铁饭碗要不要?

7 日本公务员的额外业务

8 上司的名字怎么叫?

9 感谢您一直以来的关照

10 午休时的沉默

11 你们真的是在加班吗?

12 有用的会和无用的会

13 你们对什么感兴趣?

14 旷日持久的报销

15 只有一面“日之丸”

16 日本公务员的“下凡”之路

17 铁打的县厅,流水的公务员

这哪里是山里的中学!

1 小地方的“大眼界”

2 这哪里是山里的中学!

3 他们为什么学中文?

4 兵库北的老年大学

5 日本人的创意从娃娃抓起

6 日本老师不好当

7 “万恶”的资本主义

8 日本小学生的午餐

9 当我们的校园更“高级”时

10 同一片天空,不同的生命

你只有看得多,才活得更温柔

1 有一种幸福叫美莎子

2 桥下君去研修了

3 桥下君的中国行

4 原来也有这样的日本人

5 活成谷中先生的模样

6 你只有看得多,才活得更温柔

7 与吉田奶奶的“一期一会”

8 老去,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9 职场女性不容易

10 老平,好久不见

友好交流,任重道远

1 谢谢你们喜欢中国

2 日语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3 沉默的大多数

4 空气与KY

5 日本人真的吃得好?

6 日本人与铁道

7 一场稍纵即逝的地震

8 防震路上,从未松懈

9 12月都是忘年会

10 春天来一场“春斗”

11 老爸的26年,日本的26年

12 无处不在的仪式感

13 友好交流,任重道远

后记

附册:One Day in 神户

神户の『中心』 ——三宫车站

先吃个早餐吧! とりあえず、朝食!

从北野坂开始的一天! 北野坂からの一日!

午餐必须吃神户牛! ランチは神戸牛!

午后在神户『走遍世界』 午後の「世界めぐり」

傍晚在神户海边看日落! 海辺の夕陽を楽しもう!

晚餐的选择 晩ご飯の選択

我在日本做公务员是2020年由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作者RORO。

得书感谢您对《我在日本做公务员》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公文高手的修炼之道:笔杆子的写作精品课 电子书
列出公文写作的主要“负面清单”,带你逐一解析改善写作问题。
饱食穷民(日本世相系列) 电子书
他们身处丰饶之中,却饥饿致死。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的真实记录,一代名记笔下的世纪末图景。
公文高手的修炼之道:笔杆子的写作进阶课 电子书
汇总了作者从事公文写作十多年的公文写作技巧和例文,撰写角度新颖,语言生动有趣,讲解融入故事中,可读性强。
爱恨温哥华 电子书
《爱恨温哥华》是一部描述加拿大华裔移民生活的小说。技术移民、投资移民、自费留学的出国大潮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至今。跨过太平洋,在加拿大温哥华生活着一群华人同胞,他们有着对新生活的向往,对背井离乡的惆怅,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对祖国和故乡深深的乡愁和依恋。作品描述了一批华裔移民和留学生在温哥华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还原出华裔在海外的真实留学和移民生活。
为了生命闪耀之日 电子书
我比常人多一条染色体,但不想成为多余的人。著名记者笔下的世纪末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