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世纪到贝多芬:作曲家社会身份的形成与承认

从中世纪到贝多芬:作曲家社会身份的形成与承认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社会学角度切人西方音乐史,以“作曲家”职业身份和社会地位的生成和变化作为中心论题,论述了西方作曲家社会身份的形成与承认。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西方作曲家的社会地位。主要围绕与作曲家所从事的活动中的几个方面如物质回馈、精神回馈及社会影响等要素而展开,以个案研究阐述作曲家的社会身份。论文采取观察、比较等社会学方法,美学-历史双向研究方法,从音乐创作与作曲家的社会间关系,从作品概念的历史形成与音乐形式因素之发展等方面着手,分层次、多角度地论述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之形成。

作者简介

作者夏滟洲,文学博士,教授。现任职于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在武汉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就读,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史学和音乐社会学。自1992年起,先后发表音乐学论文和各类音乐评论文章60余篇,逾80万字。代表作如《“啸”释》《“战友派”研究》《“改造国民性”:黎锦晖的音乐理想与创作实践》《音乐社会学学科规训及操作机制新论》《唐代良贱乐人社会身份的历史考察》等。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出版专著4部,主编教材3部,其中2007年出版的《中国音乐史》为教育部规划教材。所编教材《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于2005年获得陕西省艺术科学研究专著类二等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一

序二

导言

一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 基本理论问题与方法

第一章 作曲的开端:中古社会体制中人们的音乐实践

第一节 从无到有——早期音乐家身份的认定

一 音乐作为自由艺术

二 教会仪式中的音乐

三 日常生活中的世俗音乐

第二节 角色意识——音乐作曲行为的确立

一 中世纪音乐实践中的记谱

二 早期音乐家心目中的“作曲”

第三节 中世纪社会等级观念中的音乐家

第二章 赞助的盛行:欧洲近代社会中音乐实践的变化

第一节 从教会走向宫廷——作曲家的创作境遇

一 教会音乐家(歌唱家)-作曲家

二 宫廷赞助与音乐创作

三 近代时期作曲家身份获致的条件

第二节 变“神性”为“人性”——音乐的社会学思考

一 印刷出版与作曲家的关系

二 以歌剧体裁的消长看商业因素对作曲家职业的影响

三 中产阶级音乐文化的兴起

第三章 承认的作曲家:早期现代世界中音乐作品的中介性

第一节 市民社会中作曲家的使命

一 音乐作品趋于独立的基本条件

二 作品概念的确立与新形式的建构

第二节 现代意义上作曲家身份的成型

一 新旧体制转型期间作曲家的地位诉求

二 从贝多芬与赞助人的关系看审美现代性的形成

第三节 作曲家专业身份感的背后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从中世纪到贝多芬:作曲家社会身份的形成与承认是2013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夏滟洲。

得书感谢您对《从中世纪到贝多芬:作曲家社会身份的形成与承认》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小米与石石 著:约绘时间到 电子书
100例详尽的色铅笔手绘教程,100样可爱小物。 手中的色铅笔就是神奇的魔法棒,将身边的美好永远停留在画纸上。 孤单时,翻开这本书,让细腻的色彩与你作伴,让小萌物们与你玩耍; 欢乐时,翻开这本书,让丰富的色彩帮你传达快乐,让可爱小物分享你的喜悦。 快带着你的色铅笔,一起开始这趟萌物之旅吧!
20世纪70年代西藏的记忆 电子书
本书图片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拉萨八廓街和西藏各地拍摄的大量老照片中精选出来的。我们回忆历史是为了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更加真实的了解我们的文化,更好的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作者长期生活在西藏,因工作原因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拍摄了大量西藏照片,这些照片从一个专业工作的角度记录了许多历史瞬间,定格在那个年代,难能可贵。
家具设计与手绘表现从入门到精通 电子书
本书以家具设计为核心,内容包括家具设计的基础知识、民用家具、公共家具以及家具设计的开发等,并结合各种材质的家具设计,系统全面地讲解了家具设计手绘各个方面的知识。全书共分为7章,第1章为家具设计概论;第2章介绍了家具设计手绘的基础知识;第3章介绍了家具设计肌理材质的绘制方法;第4章介绍了民用家具设计及绘制方法;第5章介绍了公共家具设计及绘制方法;第6章介绍了家具设计的开发;第7章为家具设计作品赏析,
服装制版、裁剪与缝纫从入门到精通 电子书
本书涵盖服装制作基础、零部件与各类款式制作。
文明的开端:从伊甸园到雅典学堂 电子书
一本为建筑、规划和设计专业人士,以及广大艺术爱好者而著的有故事的古代西亚、埃及和希腊建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