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历史与文化研究

闯关东历史与文化研究

立即阅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你知道的闯关东,可能更多来自于影视的民间传说,这本书从专业历史研究的角度,重新理解闯关东。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利用档案和满铁资料,从历史学、人口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角度对闯关东历史与文化现象展开系统研究,在理清闯关东历史进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闯关东在文化上的影响,特别是对闯关东精神进行深入挖掘,以实现地域文化的重新塑造,完成地域文化的转型,为东北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作者简介

作者范立君,男,1970年出生,吉林大安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言 “闯关东”研究百年:学术史综述

一 20世纪上半期“闯关东”研究的兴起

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闯关东”研究的恢复和拓展

三 “闯关东”研究的展望

(一)研究领域有待拓展

(二)研究资料有待挖掘、利用

(三)研究方法有待整合

第一章 “全部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 “闯关东”的历史审视

一 “闯关东”的由来

二 百年记忆“闯关东”

(一)清末解禁与开放

(二)民国时期大移民

第二章 不绝如缕的“因果链”: “闯关东”动因探源

一 “移民原籍之驱使”

二 “东三省之吸引”

三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四 移民政策的转变

第三章 乡关何处: “闯关东”移民群体透视

一 移民来源

二 移民性别

三 移民路线与分布

四 移民生存实态

(一)移民的职业

(二)移民在农村

(三)移民在城市

第四章 闯出一个大关东: “闯关东”的贡献

一 东三省与全国人口的合理分布

二 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 东北边防力量的增强与边疆的巩固

四 东北边疆与内地经济、政治、文化的“一体化”

第五章 移民社会病态: “闯关东”的消极影响

一 游民及乞丐增多

二 匪患猖獗

三 娼妓业盛行

第六章 同化与异化: “闯关东”之文化观

一 “闯关东”与东北文化的变异

(一)以满族为主体的土著文化被同化

(二)土著文化对汉族传统文化的异化

二 东北地区满语兴衰及其文化走向

(一)东北地区满语的兴盛与衰微

(二)东北文化中的满语文化遗存

(三)满汉语言文化交流的思考

三 东北民间社会风俗的变迁

(一)人生习俗

(二)岁时民俗

(三)生活习俗

(四)信仰民俗

四 闯关东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一)“闯关东”精神内涵

(二)“闯关东”精神的当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档案

二 地方志

三 年鉴、资料汇编

四 报刊资料

五 相关论著

后记

闯关东历史与文化研究是2016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范立君。

得书感谢您对《闯关东历史与文化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黑水为证:旅俄华侨的历史记忆 电子书
这是一部黑龙江上中游地区旅俄华侨的血泪史、奋斗史、发展史,更是黑龙江移民史的缩略。
女性与亲情文化.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本书基于作者及其亲族长辈的亲身经验、经历,结合地方文献,探讨了较广泛地存在于湘东南一带的“讨鼓旗”习俗,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人类学逻辑。并延伸探讨湘东南一带迥异于北方民歌《小白菜》流传地域(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女性对于不同类型子女(丈夫与前妻所生子女、本人与前夫所生子女)的亲情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人类学与历史文化地理理念,提出“亲情的地域类型”学术概念。这一概念可望在其他地域的同类研究中加以推广。
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族群关系(21世纪中国民族问题丛书)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社会转型中的族群关系”这一主题的大量研究成果,希望在这些论文中提出的观点能够引发大家进一步的讨论和思考。
移民、市场与社会:清代以来小江地域文化的演变(清水江研究丛书(第1辑)) 电子书
本书以乡村集市的建立为切入点,讨论小江地区的移民对区域社会的运行、商业贸易的发展和地方社会结构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东亚公共性重建与社会发展:以中韩社会转型为中心 电子书
将东亚两大重要经济体的中国和韩国视为东亚社会发展研究重要对象,通过审视两者的发展困境及其经验,认为“公共性”与“社会发展”在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上为共生互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