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建设之路

中国经济建设之路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当代经济史学界誉为民国时期经济学名著,系统规划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被当代经济史学界誉为民国时期经济学名著。为经济学家吴景超1943年出版的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的专著,总结了1881年以来60年间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和不足,并对即将全面开展的中国经济建设进行了系统规划,涉及工农矿业、区域布局、管理模式、人才、资金等问题,反映了当时社会科学界对中国经济问题的主流见解。本书以1943年首版为底本,并补编七篇重要相关文章,后附《吴景超先生学术年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凡  例

自  序

第一章 抗战前的经济建设

一、 60年来的中国经济

第二章 几个失败的教训

二、 汉冶萍公司的覆辙

三、 记湖北象鼻山铁矿

四、 安徽售砂公司的始末

五、 龙烟铁矿的故事

六、 国营钢铁厂的前奏

七、 整理生产事业的途径

第三章 经济建设的展望

八、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体系

九、 经济建设与人才训练

十、 中国资源与经济建设

十一、 经济建设与国内资金

十二、 中国应当建设的工业区与工业

十三、 中国经济建设之路

十四、 中国工业化问题的检讨

十五、 战后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问题

十六、 美国经济政策对于中国的影响

十七、 论外人在华设厂

相关研究补编

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本与人口 [*]

中国工业化的资本问题 [*]

战后美国的资本会来中国吗? [*]

美国资金的出路问题 [*]

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是可以分开的 [*]

计划经济与价格机构 [*]

谁知道中国的资源? [*]

吴景超先生学术年表

以历史主动精神探索中国致富图强的现代化之路

一、 从时代背景和学术环境了解本书的成书动因

二、 从本书的体例结构来认识吴景超经济思想的基本逻辑

三、 从系统性、整体性认识本书的学术观点和学术贡献

四、 从历史意识和实践自觉来认识吴景超的治学风格和研究方法

中国经济建设之路是201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吴景超。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经济建设之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践行产融之路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京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全体员工针对金融行业及财务公司类企业的发展进行的各项理论及业务研究成果。内容主要包含管理与创新、研究与探讨、业务与实践三个部分。
农技推广探析之路 电子书
本书分为试验研究、农技推广、调查研究、科技管理四个部分,在推广理念、推广内容、推广方式方法,特别是在机构设置、运行机制、管理方式、投资渠道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出把技术推广观念转变为农业推广观念,应将推广的重点转向农业技术的传输、农民技术的培养,对于基层农技部门的工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产品生命周期设计——中国制造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电子书
产品生命周期设计是绿色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本书主要针对企业开展产品生命周期设计的“四难”问题,即创新难、协同难、数据获取难、实施难问题,提出了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品生命周期设计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包括基于知识网络的产品生命周期设计技术、基于Web2.0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以及产品生命周期成本(LCC)分析和管理方法,建立支持创新、面向LCA、面向LCC分析和管理、面向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
数碳经济: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发展之路 电子书
实现数碳融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彰显了大国担当,更是开辟了全球生态文明发展的新方向。
风雨兼程:中国注册会计师之路(逐梦卷)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第一任专职秘书长丁平准先生对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过去发展的总结,也穿插了丁老师个人的生平事迹的回忆。全书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从回复重建到如今做大做强的历程,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与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