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经济所人回忆录》:编选约100篇回忆文献,全书60万字,分上下两卷。
内容简介
《经济所人回忆录》以编选方式为主,编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人对经济研究所机构发展、学人回忆、学术思想、学术经历、经济研究所往事等题材的回忆文献,约100篇,全书60万字,按照上述类目排列,分上下两卷。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经济所人记忆》(第一辑)编辑组
编选说明
目录
陶孟和记忆
追求真理 不断前进
一
二
三
纪念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和社会经济研究事业的开拓者陶孟和先生
一 早年在天津受维新教育,继赴日本学教育学,后在英国学社会学,成为我国最早的著名社会学家
二 协助蔡元培改组北京大学,并提倡新文化运动
三 主持社会调查所,开创我国社会经济研究的园地
四 八年抗日战争时期,辗转湘桂滇川,在困难条件下,坚持发展科研事业
五 解放战争时期,坚守岗位,反对迁台,迎接解放
六 50年代欢欣鼓舞与直言不讳
陶孟和与社会调查所
高尚的品德 开阔的胸襟
一 前国防设计委员会(旧资源委员会的前身)与社会调查所的关系,以及对后者研究方向的影响
二 1934年改名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后,肩负更重要的科研责任
三 陶孟和领导的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何以能取得成功?
陶孟和怎样主持社会科学研究工作
一
二
三
四
春风化雨十一年
一 社会调查所时代
二 社会科学研究所时期
三 孟和先生给我的印象
陈翰笙记忆
30年代的农村调查
巫宝三记忆
永远的学者风范
一 正直爱国的学者
二 三四十年代的学术思想
三 50年代以后的学术思想
许涤新记忆
纪念许涤新同志诞辰100周年
一
二
三
四
五
许涤新晚年的学术生涯
一 《广义政治经济学》的修订和出版
二 开创编纂经济学工具书的先河
三 拓宽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四 经济研究直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梁方仲记忆
忆梁方仲教授
骆耕漠记忆
骆耕漠:一位辛勤耕耘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一 经济研究—财经管理工作—经济研究:八十年的丰富经历
二 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积极探索者
三 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价值理论争鸣中“窄派”代表
孙冶方记忆
对冶方同志的片段回忆
孙冶方同志治学精神和治学方法点滴
一 在研究宏观经济问题时往往从微观经济问题入手
二 理论要有力量必须求其彻底
三 紧密结合现实生活的发展,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索
积极倡导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经济学家——孙冶方
一 从实践中提出问题
二 批判“自然经济观”
三 探讨“改革”的基本方向
孙冶方的“三不改”
一 “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
二 财经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怎么处理好国家和企业的关系
三 “一不改志,二不改行,三不改观点”
重新解读孙冶方经济学思想
严中平记忆
回忆严公二三事
严中平先生治学学风两例
一 他在《科学研究方法十讲》中提出科研工作“必须破除成见,力求创新”是一个重要的主张
二 严中平先生经常强调科研工作是一项“艰苦劳动”
鲜明的立场 严谨的学风
一 一位爱国主义的史学家
二 一位坚持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三 一位严格遵循科学规律的严谨的史学家
李文治记忆
李文治传略
一 治史之道
二 学术观点
我的老师——李文治先生
一 革命的一生
二 严于律己
三 卓越的园丁
四 著作等身
五 杰出贡献
朱绍文记忆
学人生命的价值与使命
一 研读经典原著,是在“与伟人对话”
二 “关注穷人,是经济学的良心问题”
三 师生关系:情同父子
吴承明记忆
开拓创新 永葆青春
良师难遇
一锄明月满园花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汪敬虞记忆
汪敬虞先生对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心线索”的特殊贡献
追忆汪敬虞先生
一
二
三
四
聂宝璋记忆
聂宝璋先生传略
宓汝成记忆
宓汝成先生学术生平
董辅礽记忆
忆老董
我与辅礽40年
从经济增长到可持续发展
追忆董辅礽老师
关于经济研究所
80年代《经济研究》编辑琐记
一 静悄悄的启动
二 《经济研究》新的编辑方针
三 从苏联范式解放出来
四 社会主义经济机制理论讨论会
五 年轻经济学者脱颖而出
缅怀经济史研究组老一辈学者
一 经济史研究组老一辈学者的来龙去脉 (指新中国成立前至1953年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成立这段时间的老学者)
二 为经济史研究组多出和快出人才,建立一整套人才培养制度
三 严谨治学的典范
四 重视资料库建设
五 丰硕的成果
六 关怀备至,高尚情操
经济所人记忆.第一辑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 选编。
得书感谢您对《经济所人记忆.第一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