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开幕

江户开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研究江户时代前期优质的入门书籍。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从丰臣秀吉去世的1598年至江户幕府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去世的1651年的54年间的历史。书中讲到关原之战,丰臣如何走向没落终结;“御代交替”的权力政治,大御所与将军;教、贸易与锁国,江户时代前期的政治在藤井先生笔下信手拈来,真可谓大家小书。

本书明确解析了长达二百六十余年的江户幕府之强盛的名作,时间跨度是从丰臣秀吉去世的一五九八年到江户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去世的一六五一年。在这段时间里虽然领主与民众的对抗关系仍然是历史发展的底层,但同时包括他国在内的各种政治势力也在此期间冲突碰撞,相应的政治秩序或者说靠前秩序则作为其结果逐渐形成。

本书作者就为读者多方面、多角度地梳理和解读了这样一个“政治的时代”。真田幸村力战到死的大阪夏之阵,拉开了丰臣氏灭亡的序幕。实至名归地掌握天下大权的德川家康于同年颁布了武家诸法度、中并公家诸法度,以此确立了在全国大名及朝廷间的统治地位。

翌年1616年家康死后,秀忠、家光继续强化幕府政治,并逐渐建立起作为政权基础的老中制,由此即使将军卧病在床,政务也能毫无阻碍地进行。本书是明确解析了长达二百六十余年的江户幕府之强盛的名作。

作者简介

作者藤井让治,现为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石川县立历史博物馆馆长。专攻日本近世政治史,出版了《江户幕府老中制形成过程的研究》《德川家光》《幕藩领主的权力构造》等著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章 政治的时代

第一章 从丰臣到德川

1 关原之战

2 家康就任将军

3 庆长十六年的上洛

4 大坂之阵

第二章 大御所与将军

1 大御所政治

2 领知宛行的方法

3 《武家诸法度》

4 秀忠自立

5 秀忠与家光

特辑:出头人大久保长安

第三章 将军与天皇

1 《禁中并公家诸法度》

2 江户幕府的朝廷机构

3 和子入宫

4 后水尾天皇的让位

第四章 走向锁国

1 善邻友好的外交

2 外交之年

3 禁教与贸易

第五章 家光政治的开始

1 “御代始之御法度”

2 将军的军事力量

3 “御代交替之御上洛”

4 宽永《武家诸法度》

第六章 江户前期的大名们

1 宽文四年的二百二十五位大名

2 宽永十二年的酒井忠胜

3 外样大名池田光政的日常生活

第七章 锁国的完成

1 锁国政策的发展

2 岛原之乱

3 禁止葡萄牙人来航

第八章 宽永大饥馑

1 武士的“饥馑”

2 从凶年到饥馑

3 “满是乞食人”

4 饥馑与诸大名

特辑专栏:《庆安御触书》是庆安二年颁布的吗?

终章 东亚中的日本

1 日本型华夷秩序

2 作为“日本”的本国意识

学术文库版后记

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全书相关文献

第一章、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终章

第八章

索引

江户开幕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日] 藤井让治。

得书感谢您对《江户开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张力与限界 电子书
“近世中国”系列丛书之一,对1933年-1934年中央苏区革命的研究。
西方博弈往事 电子书
几乎从来没有一本书,能把西方的历史解读得如此有趣、深邃。本书能够让人们轻松地纵览西方历史的全局和细节。 当人们通过《西方博弈往事》深刻地了解了西方的历史、经济、金融、文化、军事之后,就会平视地看待西方的事物。也会对西方乃至世界的未来的走向有了依据和参考——未来的西方会走向更坏还是更好?未来的世界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局?世界变化运转的主轴是什么?世界变化的轨迹是什么…… 通过《西方博弈往事》,深刻认知世界,看懂过去和未来。
以色列 电子书
作者戈迪斯是在美国出生并完成高等教育后移民以色列的犹太人。这种背景使他迥异于那些以色列背景的现代以色列历史的研究者。他在观察以色列时,既有那份能够入乎其内的谙熟,又有一份出乎其外的超然。 本书除了关注巴以冲突外,更多地聚焦于以色列犹太人的内部矛盾,对它们的来龙去脉做了见树见林的交代,这是有别于同类著作的特色之处。因此,本书并非又一部顶着通史名号的阿以战争史、巴以冲突与和谈史,再加犹太移民史,而毋宁是在此基础上对整个以色列社会的鸟瞰。作者想谱写的,不是以军乐为主的铜管乐,而是多声部的交响乐;作者想捕捉的,与其说是政治事件、军事行动、谈判桌、协议内容、营救策略,不如说是这些东西背后的人、他们的性格、他们的观念。 书中收录了8幅极具史料价值的历史地图和45幅极富现场感与时代意味的历史图片。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电子书
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结合的上乘之作,全面呈现“中华民族”这一重要观念的历史之旅,深刻揭示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与国家命运。
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 电子书
从政治文化角度研究华夏与华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