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花磚的建築記憶

台灣老花磚的建築記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二十年的走訪與溯源,

看盡台灣彩瓷面磚的美麗與哀愁,

重新領會傳統工藝的創意與美感。

您是否知道,曾有一種瓷磚風行於世,表面繪製各式美麗的圖案,有花鳥、有人物、有風景,也有各種幾何圖案的創意展現。它們是在臺灣俗稱花磚,也常被稱為「馬約利卡瓷磚」的彩瓷面磚,曾於1920~1935年間流行於臺灣與金門等地,也曾流行於東南亞各國。

對當時人而言,以瓷磚妝點自家屋宇,不僅是為了賞心悅目的外觀,也曾是自家財力的象徵。出外打拼的台灣人,回到家鄉為家人蓋一座住宅,並以瓷磚裝飾,成了他們人生的夢想。仔細看這些美麗的瓷磚,可以發現其工法、設計與拼貼方式,都帶著工匠的技藝和屋主的個人喜好。因此,每每會在屋頂或意想不到的角落發現它們的身影,讓人不禁納悶貼在那個位置,是想吸引何人的目光。

這些曾被大量使用的瓷磚,在臺灣盛行的時代正逢日本殖民末期,僅出現短短15~20年,便因戰爭與政治更迭而消失。而今日只能從尚存的建物與古宅中找尋,且數量隨時間日趨稀少。因而作者康鍩錫先生懷著對台灣古建築裝飾的深厚情感,花了二十年親自走訪,蒐集各地的瓷磚圖樣。希望能為這短暫消逝的美麗,留下永恆的記憶,為臺灣的建築史留下紀錄,也讓讀者重新體會往日的美感與創意。

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淳熙(台北大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

水瓶子(青田七六文化長)

江明親(北藝大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助理教授)

老屋顏團隊

李乾朗(台藝大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

徐逸鴻(建築作家)

陳春蘭(鶯歌陶博館館長)

劉淑音(台藝大古蹟藝術修護學系副教授)

作者简介

康鍩錫

文史工作者、社區大學講師。1985年起從事台灣古建築田野調查研究至今。曾任李乾朗古建築研究室研究助理、台北市古風史蹟協會理事長。有多種古建築及裝飾相關研究與著作:《台灣古厝圖鑑》、《台灣古建築裝飾圖鑑》、《台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鑑》、《台灣門神圖錄》(以上均為貓頭鷹出版),以及《大龍峒保安宮建築裝飾》、《新竹都城隍廟建築藝術與歷史》、《摘星山莊》、《雕刻之美——林本源園邸》、《桃園景福宮大廟建築藝術與歷史》、《板橋接雲寺建築藝術與歷史》、《泥塑剪黏之美—林本源園邸細賞系列》。

台灣老花磚的建築記憶是2015年由貓頭鷹出版,作者康鍩錫。

得书感谢您对《台灣老花磚的建築記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造园艺术-园林建筑 电子书
本书深入探讨了设计师在设计庭园时的设计目的和影响设计的因素。尽管每个庭园的设计面对的因素与背景都相差甚远,但是本书还是清晰地展示了一种现代全新的材料、园林结构和园林植被三者之间的平衡。书中案例均有平面图,部分案例还有立面图。
建筑剖切的艺术1 电子书
本书诚邀十八位在中国极具影响力的建筑师提供各自近几年的优秀作品,通过不同建筑师对平面与剖面的雕琢,塑造具有震撼力的空间光影关系,反映建筑最本质的内涵,以期促进建筑教学的正向发展,培养正确的设计观。全书收录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中心、渡江战役纪念馆、复兴路乙59-1号改造、鄂尔多斯T4、玉鸟流苏、鹿野苑石刻博物馆等的建筑图。
创意分析-图解建筑2 电子书
本书收集了100多个项目的分析图画法,从设计理念的演化分析到方案确定的功能分析,从周围环境的现状分析到设计为应对环境而带来的优化分析。形色各异而又思路清晰的分析图,能启发设计师的思路从而寻找到一种最恰当的图形语言来表述方案。
创意分析—图解建筑 电子书
本书收集100多个项目的分析图画法,从设计理念的演化分析到方案确定的功能分析,从周围环境的现状分析到设计为应对环境而带来的优化分析。形式各异而又思路清晰的分析图,色调、画法、分析角度、符号使用.这些分析图的各种元素,都能启发设计师,从而寻找到一种最恰当的图形语言来表述方案。
中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高椅村 电子书
本书内容分为“激活古村”“丁李湾村今与昔”“乡村营造”“乡村生活”“预算与施工”“手记”共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