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学缠论

从零开始学缠论:缠中说禅核心技术分类精解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整体逻辑框架清晰,图例图注清晰:

简单,让缠论褪去玄妙外衣,直击核心本质;

直白,语言通俗易懂,让缠论更加简单;

详细,大量图例让初学者都能看懂;

新意,融合作者新的战法,赋予缠论新的生命。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4大篇,共11章。第1-2章是基础篇,包括缠论的理论基础及市场法则;第3-7章是形态篇,包括K线、分型、笔、线段、中枢等核心内容;第8-9章是动力篇,包括背驰、买卖点;第10-11章是工具篇,包括均线及MACD指标。

作者简介

李洪宇

有丰富的现货、期货投资经历;擅长指标综合运用、市场成本分析,精通缠论、波浪理论、江恩理论,掌控过数百万资金的投资运营。

著有《从零开始学KDJ指标:短线操盘、盘口分析与A股买卖点实战》《从零开始学布林线指标:短线操盘、盘口分析与A股买卖点实战》《从零开始学宝塔线指标:短线操盘、盘口分析与A股买卖点实战》《基金投资入门与进阶指南》等。

章节目录

第 1章 缠论基础篇之理论基础

1.1 缠论的产生

1.2 缠论的立论基础

1.3 缠论的唯一原则

1.4 缠论的两大假设条件

1.5 缠论的三大支点

第 2章 缠论基础篇之市场法则

2.1 缠论的基本原理

2.1.1 走势终完美

2.1.2 走势类型必含中枢

2.2 缠论的中枢定理

2.2.1 走势中枢定理

2.2.2 走势级别延续定理

2.3 交易心理

2.3.1 赌徒心理

2.3.2 单一思维

2.3.3 脆弱心态

2.3.4 心理较量

第3章 缠论形态篇之K 线

3.1 K 线的包含关系

3.2 K 线包含处理原则

3.2.1 向上处理及原则

3.2.2 向下处理及原则

3.3 K 线包含处理顺序

3.3.1 时间处理原则

3.3.2 再次处理原则

3.3.3 K 线关键位置

第4章 缠论形态篇之分型

4.1 顶分型

4.1.1 顶分型定义

4.1.2 顶分型分类

4.1.3 顶分型强弱

4.2 底分型

4.2.1 底分型定义

4.2.2 底分型分类

4.2.3 底分型强弱

4.3 分型操作方法

4.3.1 破坏分型形成

4.3.2 用分型制约分型

4.3.3 顶底分型力量均衡

第5章 缠论形态篇之笔

5.1 笔的定义与要求

5.2 上升笔与下降笔

5.3 笔的划分步骤

5.4 笔的延伸与结束

5.5 笔的当下模式

5.5.1 笔模式分类

5.5.2 笔模式定义

5.5.3 笔模式演变

5.6 新笔与旧笔

第6章 缠论形态篇之线段

6.1 线段概要

6.2 线段的延伸与结束

6.2.1 线段的延伸

6.2.2 线段的结束

6.3 线段破坏分类

6.3.1 线段被笔破坏

6.3.2 线段未被笔破坏

6.4 数学概念

6.4.1 特征序列与标准特征序列

6.4.2 特征序列缺口

6.5 线段划分

6.5.1 笔破坏情况

6.5.2 笔未破坏情况

6.5.3 线段补充说明

第7章 缠论形态篇之中枢

7.1 缠论也有错误

7.2 中枢定义及划分

7.2.1 中枢定义与级别

7.2.2 中枢划分

7.2.3 走势定理

7.3 中枢的变化

7.3.1 走势终完美

7.3.2 走势类型的延伸

7.3.3 走势中枢的延伸

7.3.4 走势中枢的新生

7.3.5 走势中枢的扩展

7.4 中枢操作策略

7.4.1 中枢延伸操作策略

7.4.2 中枢新生操作策略

7.4.3 中枢扩展操作策略

7.5 走势类型连接方式

7.5.1 走势类型种类

7.5.2 常见连接方式

7.6 中枢问题解读

7.6.1 级别问题

7.6.2 中枢扩展

4.2 底分型

4.2.1 底分型定义

4.2.2 底分型分类

4.2.3 底分型强弱

4.3 分型操作方法

4.3.1 破坏分型形成

4.3.2 用分型制约分型

4.3.3 顶底分型力量均衡

第8章 缠论动力篇之背驰

8.1 背驰概述

8.2 趋势背驰

8.3 趋势背驰种类

8.3.1 形态背驰

8.3.2 指标背驰

8.3.3 均线背驰

8.4 盘整背驰

8.5 背驰力度

8.6 区间套

第9章缠论动力篇之买卖点

9.1 缠论核心

9.2 买卖点分类

9.2.1 第 一类买卖点

9.2.2 第二类买卖点

9.2.3 第三类买卖点

9.3 中枢与买卖点

9.3.1 中枢延伸与买卖点

9.3.2 中枢扩展、新生与买卖点

9.4 买卖点辨析 / 206

第 10章 缠论工具篇之均线

10.1 均线指标

10.1.1 均线概述

10.1.2 均线系统

10.2 均线与缠论

10.2.1 均线关系

10.2.2 均线信号

10.3 均线定律

10.3.1 买点定律

10.3.2 短差程序

10.4 均线的其他应用

10.4.1 均线与中枢

10.4.2 级别定位

第 11章 缠论工具篇之MACD指标

11.1 MACD 指标简述

11.2 MACD 指标走势类型

11.2.1 两次回抽

11.2.2 双头形态

11.2.3 三角形结构

11.3 MACD 指标参数

11.3.1 参数调整

11.3.2 指标双用

从零开始学缠论是2020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洪宇。

得书感谢您对《从零开始学缠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从零开始学量价分析:短线操盘、盘口分析与A股买卖点实战 电子书
揭开量价形态神秘面纱,掌握量价分析技术要领,轻松把握个股运行,预测价格走向! 从零开始学炒股系列,中国股民的入市指导书。仅从K线形态着手,我们只得其表象,不得其寓意,没有量价分析的帮助,如同汽车只有发动机而缺少方向盘一般,无法驶向正确的方向。作者将近20年的股市经验,教您不仅看懂纷繁复杂的股市图谱,同时掌握行之有效的量价分析技术,看穿市场内部,确认价格变动的真实性,揭示个股价格走势! 120种盘口形态解读,194个A股实盘分析。理解量价分析的原理并不难,但是想要掌握量价分析技术却需要不断实战,如同汽车有了外壳、方向盘,还需要强大的驱动力。作者全方位解析各种典型走势的形成过程,精准标注买卖点,详细剖析股价在各个阶段中成交量变化表达的市场意义,力求使读者提升量价分析能力,并在实战操作中灵活发挥,成功获利!
从零开始学江恩理论:短线操盘、盘口分析与A股买卖点实战 电子书
用江恩角度线深度把握股票趋势技术分析,用K线解读量价共振、波动法则。
从零开始学量价分析 短线操盘、盘口分析与A股买卖点实战(第2版) 电子书
实战图解升级:190多个A股实盘讲解, 40多个盘口分时图分析,升级实战图解,轻松预测个股走向。 盘口分析更加丰富,增加5节“分时图中的量价组合”: “开盘后的闪击涨停板” “开盘封板、中盘打开的“凹”形板” “10:00 前冲高不回落下的封牢涨停型” “早盘大涨后、午盘前后的直线封牢型” “早盘 15 分钟内快速上涨的二次封板” 凝聚作者十余年炒股经验,以寻找安全边际为目标,以财务分析为基础,从价值投资理念到财务分析指标,从买卖点技巧到投资分析策略,教你构建长期获利的价值投资组合!
从零开始学筹码分布:短线操盘、盘口分析与A股买卖点实战第2版 电子书
看透主力持仓,预判股价走势,精准把握个股买卖点! 1、层次清晰:从什么是筹码、筹码基础形态等讲起,结合趋势、主力、量价及其他技术指标,适合多角度融合学习; 2、筹码形态丰富:提取股市重要的筹码形态,教你识别关键要点,能准确应用于变幻多端的股市、灵活把控交易节奏; 3、图文搭配:每一技术讲解搭配实战案例,图片形式进行解读,采用“K线走势+筹码”的图片形式,给你建设一个轻松的阅读氛围,让股市不再披着晦涩难懂的外衣; 4、有技术、有解读、有决策:直接上手教你解读技术形态,指出买卖点在哪里、趋势怎么样、提示风险、看透形态背后意义; 从教到会,期许你能形成属于自己的交易体系。
K线图量化分析:用大数据研判股票、期货、外汇买卖点 电子书
金融与投资入门书,精选89种有效的K线形态和组合,应用于股票、期货和外汇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