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是以地理科学类专业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著作。
内容简介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为指导,遵循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原则,系统研究和阐述了学转型与成才方向、专业构成、专业建设发展、学科基础、主要课程、科学研究基本过程、文献台与主要期刊、数据台与数据来源、实验室与研究基地、学会与会议、工具书等基本问题。本书可作为地理科学类有关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地理科学类专业导论、地理学思想方法等课程的教材或参书。
作者简介
作者潘玉君,二级教授,博导,任职于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委会
第一章 学习转型与成才方向
第一节 学习转型
一、学习理念:要自觉地建立所学与所思之间的联系
二、学习创新: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和核心
三、学习要求
第二节 成才方向
一、培养目标
二、成才方向
第二章 专业构成
第一节 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
一、专业的概念
二、专业的基础
第二节 地理科学类专业
一、专业名称
二、培养目标
三、培养规格
第三节 就业与成才目标
第三章 专业建设发展
第一节 国内地理专业布局
一、地理学科专业布局
二、地理学科院校培养质量
三、地理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四、地理学科院校培养特色
第二节 国外地理学科设置情况
一、地理学相关学科的院校和机构分布
二、地理学相近专业的院校和机构分布
第四章 专业的主要学科基础
第一节 地理科学
第二节 资源科学
第三节 环境科学
第四节 人居环境科学
第五节 地理信息科学
第六节 地球系统科学
第七节 系统科学
第八节 哲学
第五章 主要课程
第一节 课程类型
第二节 课程体系
一、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
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
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
四、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
第三节 主要课程
一、地理科学类专业导论
二、地理科学导论
三、自然地理学类课程
四、人文地理学类课程
五、区域地理学类课程
六、地图与地理信息科学类课程
第六章 科学研究基本过程
第一节 科学研究的起点
一、科学问题的重要性
二、科学问题的基本属性与构成原则
三、确定选题
第二节 科学研究的基础
一、查阅文献的目的
二、查阅文献的步骤
第三节 科学研究的规划
一、科学研究的规划原则
二、科学研究的规划内容
第四节 科学研究的方法
一、观察法
二、调查法
三、专家咨询法
四、实验法
五、综合集成法
六、系统动力学方法
七、计算地理方法
八、科学模型法
九、综合考察法
十、质性研究方法
第五节 科学研究的成果
一、标题
二、作者
三、摘要与关键词
四、引言
五、搜集资料
六、分析资料
七、结果和结论
八、讨论
九、感谢辞
十、参考文献
十一、附录
第七章 国外文献平台与主要期刊
第一节 国外地学文献平台
一、ACLS平台
二、AGU平台
三、ASME平台
四、BioOne平台
五、EBSCO平台
六、EBL平台
七、PQDT平台
八、ProQuest平台
九、SAGE平台
十、Scopus平台
十一、ScienceDirect平台
十二、Springer Link平台
十三、Taylor & Francis SSH平台
十四、SCI/SSCI平台
十五、ResearchGate
第二节 地学主要期刊
一、自然地理学领域
二、人文地理学领域
三、地图与地理信息科学领域
四、综合地理学领域
五、多学科领域
第八章 国内文献平台与主要期刊
第一节 文献平台
一、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平台
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平台
三、中国知网平台
四、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平台
五、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平台
六、万方期刊网数字化期刊平台
七、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平台
第二节 地学主要期刊
一、自然地理类期刊
二、人文地理类期刊
三、地图与地理信息类期刊
四、综合地理类期刊
五、多学科类期刊
第九章 数据平台与数据来源
第一节 数据平台
一、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二、国际主要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三、中国主要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第二节 常用数据库
一、国外常用数据库(集)
二、国内常用数据库(集)
第十章 实验室和研究基地
第一节 实验室
一、实验室的主要类型
二、地理科学实验室
第二节 研究基地
一、基地标准
二、基地分布
三、地理学性质基地
第十一章 学会与会议
第一节 学会
一、国际地理联合会
二、中国地理学会
三、美国国家地理学会
四、俄罗斯地理学会
五、英国皇家地理学会
六、日本地理学会
七、国际地貌学家协会
八、美国地理学家协会
九、欧洲地理学家协会
十、德国莱布尼茨学会
十一、国际土壤科学联合会
十二、国际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
十三、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十四、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协会
十五、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十七、中国区域科学协会
十八、中国区域经济学会
十九、国际区域科学协会
二十、欧洲区域科学协会
二十一、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二十二、美国环保协会
二十三、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第二节 学术会议
一、国际地理大会
二、亚洲地理大会
三、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年会
四、中国地理学大会
五、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
六、中国国情与发展论坛学术年会
七、中日韩地理学国际研讨会
八、中国高校GIS论坛
九、全球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
十、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
第十二章 地学工具书
第一节 学科名词
一、《地理学名词(第二版)》
二、《资源科学技术名词》
三、《地理信息系统名词(第二版)》
四、《测绘学名词(第三版)》
五、《生态学名词》
六、《城乡规划学名词》
第二节 百科全书
一、《中国大百科全书》
二、《美国百科全书》
三、《不列颠百科全书》
四、《科利尔百科全书》
五、《俄罗斯大百科全书》
六、《插图欧美大百科全书》
七、《法国大百科全书》
八、《意大利科学、文学与艺术百科全书》
九、《地球系统科学百科全书》
第三节 辞典
一、综合性辞典
二、专题性辞典
三、地名录
第十三章 赛事活动
第一节 大学地理赛事活动
一、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
二、高校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展示交流活动
三、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四、全国大学生GIS 应用技能大赛
五、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
六、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
七、CPGIS年度最佳学生论文奖(大赛)
第二节 中学地理赛事活动
一、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
二、全俄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
三、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
四、国家世界地理锦标赛
五、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竞赛
六、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
七、“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
第三节 其他地理赛事活动
一、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
二、全俄地理听写大赛
三、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全民地理科普摄影大赛”
主要参考文献
地理科学类专业研究是2023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潘玉君。
得书感谢您对《地理科学类专业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