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作文 小学生作文读物

魔法作文 小学生作文读物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有一片神奇的森林,叫“鹿森林”,里面藏着很多和写作有关的宝藏,还有很多秘密!和写作有关?宝藏?秘密?没错,这是有魔法的作文森林,很多奇妙的故事发生在这儿。

  《魔法作文:小学生作文读物(套装共3册)》语言灵动有趣,情节充满波折,集中了孩子们喜欢的元素:魔法、精灵、宝藏、秘密等,是一部深深吸引孩子的作文童话。

  《魔法作文:小学生作文读物(套装共3册)》适合怕写作文、愁写作文、爱读故事的3~6年级小学生阅读,也可供小学语文教师及作文培训机构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梅艳

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优 秀青年教师,江苏省书香人物,江苏省十佳少先队辅导员,盐城市名教师,盐城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盐城市金 牌亲子阅读推广人。主编及参编多本读写教材,主持及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另有70余篇论文、案例发表及获奖,指导学生发表作文300多篇。

教学之余笔耕不辍,已出版《猪小锅和狼小怪》《小树的蝴蝶结》《寻找太阳草》等多本童话,受到金波、樊发稼、安武林、管家琪、曹文芳等名家及《中国教育报》的倾情推荐。

一直用心倾听孩子们心底的声音,希望能种出更多斑斓的童话树。

爱读爱写,向着远方,诗意前行!

章节目录

稀奇古怪的开学季

01 鹿森林里的梅花鹿1

——开篇吊起读者的胃口

02 绿树和金树6

——抓住特点描写植物

03 三家不同的魔法分院11

——用先总后分的方式写话

04 小树妖阿力即将上学19

——如入学通知般列提纲

05 树叶飞船29

——详细描绘想象中的物品

06 古老的作文魔法书37

——学写作文要多思多练

07 将阳光收进“小电筒”44

——用慢镜头细写人物的动作

08 乖宝宝阿灯51

——人物言行要符合人物的性格

09 阿灯妈妈很担心60

——借助物品间接表达内心情感

10 不太愉快的交谈68

——注意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

11 树疤门打开80

——从名言中体会写作的秘诀

12 天上掉下一辆怪车90

——透过文字去想象

13 开到一座小岛99

——写好细节使故事更生动

14 第四辆校车107

——运用对比增加故事的趣味性

15 来到魔法学校114

——写好建筑物的两个诀窍

16 进入礼堂122

——写人物外貌不可千人一面

17 隆重的欢迎晚宴133

——留下伏笔促故事发展

18 三个幽灵宿管员142

——不同言行透露出人物的不同特点

草药坡的秘密

01 第一节公共课

——恰当使用成语好处多

02 草药课和魔法史课12

——写作文如何避免枯燥

03 写作基本素养课22

——灵活运用好词好句

04 绿色的小火柴人32

——写人一定要让人物动起来

05 一节失败的草药课45

——事情的发展不要一马平川

06 前往草药坡57

——透过神态来展现人物内心

07 绿色的苍耳小刺猬68

——如何写好动物的外形

08 发生了意外79

——写出人物活动的发展变化

09 圆滚滚的校医92

——多个角度塑造人物

魔法作文 小学生作文读物是2018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作者梅艳。

得书感谢您对《魔法作文 小学生作文读物》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无障碍精读版名著-十万个为什么(伊林版) 电子书
本书包罗万象、融合古今,向儿童们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知识世界,启发孩子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比如为什么细瓷器比陶器更好呢?多穿几件衣服为什么更保暖呢?衣服为什么不具有保暖功能呢?原子核是如何被发现的呢?这些小问题吸引着读者深思,给人以启迪。 一、文学和科学相结合。用文艺的笔调,生动的比喻,典型的事例,诗一样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科学知识。 二、内容丰富。涵盖诸多领域,比如屋内旅行、微观世界、灯的来历等,给了读者以严谨、科学的指导,获得自然和人文科学知识。 三、深入浅出地问答。以“为什么”的形式提出,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予以巧妙回答,将抽象、深奥、枯燥的科学知识形象而浅近地表达出来。
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 电子书
希腊英雄的史诗,通往西方文学与艺术殿堂的桥梁。
学好数学并不难(几何卷) 电子书
IT爸爸写给孩子的数学书,开启数学的探索之旅 用故事解释数学思想,用案例引入数学知识,用生活讲解数学应用。
简爱 电子书
本书为英语原著版。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
寻找语文王国 电子书
《寻找语文王国(基础知识篇)》以万里路和万卷书兄妹俩寻找语文王国的奇妙历程为主要线索,将丰富的小学语文基础知识融入其中,通过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故事,带领孩子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分享成长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