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长篇小说(19491999)研究

河南长篇小说(19491999)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20世纪河南长篇小说研究:发现特色与规律。

内容简介

从1949年到1999年的50年间,河南作家共创作了139部长篇小说,显示出了独特的风貌和品格。本文从文本和史料分析入手,重点梳理20世纪50至90年代河南长篇小说的基本状况,并对每个时段的代表作品进行个案分析,从中发现了河南长篇小说一些相对突出的创作现象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了与中原地域相关的某些“特色”和“规律”。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竭力避免概念的先行介入,避免为论证观点而选择材料的方式,尽量从作品“现场”出发,在大量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发现问题,以“问题”为突破口,寻求河南长篇小说的新面貌。

章节目录

封面

目录

内容简介

扉页

版权信息

其他

绪论

第一章 河南长篇小说概况

第一节 20世纪50—70年代河南长篇小说概况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河南长篇小说概况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河南长篇小说概况

第二章 从《三个小人物》到《历史无情》——师陀对“革命历史”的“迎合”与“游离”

第一节 迎合的姿态:从“短篇”到“长篇”的改编

第二节 “游离”于“革命叙事”之外

第三节 一个转折点

第三章 意识形态的文化建构——《李自成》的写作与出版

第一节《李自成》的写作与出版

第二节 从《长夜》中的李水沫到《李自成》中的李自成

第三节 慧梅的婚姻故事——《李自成》的转折点?

第四节 有意味的形式——复线结构中的先验性观念

第四章 从《大河奔流》到《黄河东流去》

第一节 主人公李麦人物形象的转变

第二节 新时期语境与《黄河东流去》的写作

第三节《黄河东流去》的政治新主题

第五章 苦难与权力的书写——以《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为中心

第一节 “童年经验”

第二节 权力的“实质”

第三节 政治“祛魅”

第四节 “个人化、碎片化”的历史

第六章《羊的门》:“绵羊地”和他的“主人”

第一节 无骨的“绵羊地”

第二节 “绵羊地”上的“绵羊”

第三节 “绵羊地”上的“主人”

第四节 中原地域文化与“政治神话”的打造

第七章 政治书写与乡土叙事:河南长篇小说创作的两大叙事主题

第一节 河南长篇小说中的政治书写

第二节 中原人格精神图像——河南乡土叙事中的人物形象与精神品格

第八章 “能人与权力”的失真叙述——河南作家创作的一种局限

结语

附录

一 河南长篇小说总篇目(1949—1999)

二 河南长篇小说作者简况

参考文献

难以忘怀的时光(代后记)

作者简介

河南长篇小说(19491999)研究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东旭。

得书感谢您对《河南长篇小说(19491999)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邱华栋长篇小说精品系列正午的供词 电子书
该作品为邱华栋“成长三部曲”的第三部,是邱华栋的小说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中国电影导演和一个著名的电影明星二十年的成长和爱情之路。作品塑造的人物有七八十个,建立了一个丰富的文学人物画廊;从个体心灵成长的角度,描绘了二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变化以及人性的复杂性。作品内容丰富,场面繁复,是关于当下都市生活的一部不可忽视的作品。
邱华栋长篇小说精品系列白昼的喘息 电子书
该作品为邱华栋成长三部曲的第二部。被评论家称为“可以代表新生代作家群水平的一部独特的长篇小说。”这是一部关于艺术家的小说。作品描绘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北京活跃的一群流浪艺术家的生活情况。这群有着自己的文学和艺术理想的人,在急剧变化的都市中,经历着时代转型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展开他们的逐梦之旅。他们千姿百态的人生,构成了一幅极其逼真的当代都市画卷。
邱华栋长篇小说精品系列夜晚的诺言 电子书
该作品为邱华栋“成长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分两条线进行,分别描绘了生活在大学时代以及大学刚毕业在社会上迷茫寻求时期的主人公乔可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在这部青春成长小说里,作者用十分轻松俏皮的笔调,描写了成长的烦恼。作品堪称年轻人生活的万花筒和纪念册。
储福金女性系列长篇小说细雨中的阳光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爱情小说。通过一段凄惘迷离的青春爱情故事,写出了主人公“我”和应玟、铁敏之间的感情纠葛,表现出互相的爱慕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女性的基础之上,情节优雅迷人,将浓烈的相思演绎得温馨体贴,浪漫感人。
叙事空白研究 电子书
叙事空白指的是叙事作品中的某些意义在文本中未被传达出来或未被明确传达出来的现象。它是一种十分普遍而又重要的叙事交流现象。小说中的省略让文本意义“隐而愈显”;戏剧中的静默让观众感受到更大的震撼;电影中的空镜头让观众久久回味……迄今尚未有人从叙事学的角度对此加以深入研究。本书试图从广义叙事学的角度,采用理论阐释法和文本分析法,对叙事空白的成因、表述、填补和价值四个方面作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