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亚洲国家与地区传媒研究丛书:印度大众传媒研究》探讨全球化时代印度传媒的身份变化与理论思考。
内容简介
《亚洲国家与地区传媒研究丛书:印度大众传媒研究》以全球本地化为经,辅以历史现实的考察,复参酌周边国家的实践,在庞大的资料交织下穿针引线,所涉内容,不仅包括全球化时代印度传媒演进的经验性细节,还涉及印度传媒应对全球化进行身份改变、建构及培养的理论思考,两者相得益彰,既不违逆资料,又营造氛围,维持叙述的张力。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加强亚洲传媒研究 促进亚洲交流合作
序印度传媒研究的新视角
前言重视来自印度的经验
第一章 印度崛起:国力基础与现实困境
第一节 国内发展的成与败
一、人口红利与负担
二、严重的社会不平等现象
三、居住是大问题
四、物质环境恶化
五、忽视农村带来恶果
六、学校教育堪忧
七、治理制度效能不高
八、结构性问题与国内政治碎片化
九、改革敌不过党争
第二节 外部环境:全球与地区的纬度
一、又一个大国的崛起
二、印美关系比较牢靠
三、一直并依然处于印度洋的中心
四、巴基斯坦对印度形成挑战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从觉醒到拥抱世界
第一节 逼出来的觉醒
第二节 拥抱全球化
一、“改变印度和世界”的方案
二、作为印度新景观的经济成就
第三节 先天不足
(一)争议不断
(二)动力不足
(三)缺乏基础
(四)管理落后
第四节 前景不明
第三章 印度全球化:历史基础与现实影响
第一节 英国遗产与印度改革
一、英语
二、现代国家制度
第二节 思想观念与制度变迁
第三节 经济改革与社会变迁
第四章 复杂全球化:本土的实践与抗争
第一节 全球化:毁誉参半的现实
一、“全球化”的理论认知
二、关于全球化的认知
第二节 信息流动的不平衡
一、传统媒体时代的不平等
二、全球信息流动的新鸿沟
三、发展中国家媒体:谁的喉舌
第三节 全球本土化:权力的消解与抗争
一、全球本土化成为一种趋势
二、全球化与全球本土化:相生相克
三、传媒业的实践:全球化思考+本土化执行
第五章 传媒管理:框架整合与政策变迁
第一节 政治体制与传媒自由
一、新闻法制
二、媒体自治
第二节 全球化影响与政策适应
一、文化帝国主义的恐惧与应对
二、技术进步与传媒政策
三、开放传媒市场
四、报道内容的畸轻畸重
五、文化传统与内容准确性
第三节 为互联网立法
一、互联网需要法律
二、印度应时而变的立法
三、互联网立法要慎重
第四节 印度电视管理政策
一、管理广播的必要性
二、印度的政策与实践
第五节 印度的新闻自由
一、新闻仲裁
二、新闻咨询与仲裁机构
三、新闻自由
第六章 想象的敌对:印度传媒与中印关系
第一节 从历史到未来
一、友好的基础
二、作为历史支流的战争
三、瑜亮情结
四、民意调查
五、未来可期
第二节 推波助澜的印度媒体
一、印度传媒无事生非
二、为何要抹黑中国
三、媒体作恶会恶化国家间关系
第三节 《印度时报》的涉华报道
一、英文媒体反华声调较高
二、《印度时报》的影响力
三、存在偏见的对华报道
第四节 中印是彼此的机遇
第七章印度媒体的消解与抗争
第一节 印度新闻业的历史
第二节 正在改变的传媒景观
一、管理政策自由化
二、国际媒体登陆印度
三、频道竞争加剧
四、报业市场繁荣
第三节 全球化重塑印度新闻业
一、无可避免的“默多克化”?
二、新闻实践的改革
第四节 全球化对本土媒体的赋能
一、新闻的人本化
二、新闻的区域性与地方性
三、本土化内容更胜全球化框架
第八章 电视产业:从垄断到混战
第一节 经济开放前的政府控制
一、国营电视台时期
二、电视进入变革时期
第二节 多频道竞争的电视市场
一、“海湾战争”引爆卫星电视
二、国际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三、本土商业电视的崛起
第三节 电视改变国内社会景观
一、公众视野的拓展
二、美国文化的烙印
三、民族主义与电子资本主义
第四节 印度电视与国家发展
一、发展传播学的国际背景:冷战产物
二、印度的实践
三、社会的思潮
第九章报业市场:逆势而上
第一节 蓬勃发展的印度报业
一、印度报纸的发展
二、报纸的发展趋势与战略
三、印度报纸的前景
第二节 《印度时报》的国际报道
一、关注美欧和南亚 不太重视亚洲整体
二、为实现“有声有色的大国”制造有利舆论
第三节 偏见与臆想并存的对华报道
第十章后来居上的新媒体产业
第一节 冷热不均的新媒体
第二节 优先发展的印度IT产业
一、软件外包的迅猛发展
二、IT人员的外流和受阻
第三节 互联网产业前景看好
一、先慢后快的发展历程
二、电子商务开始发展
三、本土的互联网力量
四、全球新媒体公司涌入
五、动漫产业发展低于预期
六、互联网管理
第四节 移动互联网之国
一、互联网与手机
二、手机行业成为富矿
三、数字娱乐产业
第五节 新媒体与受众
一、催化色情业的壮大
二、存在借助网络推进政治的趋势
三、“需防‘恶棍’操控新媒体”
第六节 印度版“棱镜”计划
一、监控电话和互联网用户
二、印度军方参与其中
三、防备中国之心不减
第七节 对外传播中的双刃剑
一、印度的“自觉”
二、互联网是印度与西方民间沟通的新途径
三、网络监管政策受到批评
第十一章印度传媒与软实力建构
第一节 传媒与国家建构
一、传媒塑造国家形象
二、传媒确立“我者”与“他者”
第二节 印度的国家形象
一、感觉良好
二、形象资本
三、理论思考
四、构成要素
第三节 印度传媒的形象塑造
一、传统文化和传媒体制
二、印度传媒的全球话语权塑造
三、印度电影与电视的国际传播力较强
三、印度信息传播能力较差,缺乏议程设置能力
第十二章印度的未来:开放还是保护
第一节 美国的霸主地位
一、美国观念的全球化
二、实现全球化的最有效方式——音乐产业
三、印度的“美国化”
四、“美国式”全球化的红利
第二节 亚洲的世纪?
一、雄心与实力
二、现实与前景
三、印度能否成为榜样
四、改革者辛格
第三节 中印友好
后记
印度大众传媒研究是2015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赵瑞琦著。
得书感谢您对《印度大众传媒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