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析 (第二卷)(第7版)

数学分析 (第二卷)(第7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数学分析(第二卷 第7版)》是作者在莫斯科大学力学数学系多遍讲授数学分析课程的基础上写成的,自1981年第1版出版以来,到2015年已经修订、增补至第7版。作者加强了分析学、代数学和几何学等现代数学课程之间的联系,重点关注一般数学中有本质意义的概念和方法,采用适当接近现代数学文献的语言进行叙述,在保持数学一般理论叙述严谨性的同时,也尽量体现数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各种应用。

  《数学分析(第二卷 第7版)》共两卷,第二卷内容包括:连续映射的一般理论、赋范空间中的微分学、重积分、R中的曲面和微分形式、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向量分析与场论、微分形式在流形上的积分、级数和含参变量的函数族的一致收敛性和基本运算、含参变鼍的积分、傅里叶级数与傅里叶变换、渐近展开式。

  与常见的数学分析教材相比,本卷内容相当新颖,系统地引进了现代数学(包括泛函分析、拓扑学和现代微分几何等)的基本概念、思想和方法,用微分形式语言对基本积分公式的叙述特别具有参考价值,有关应用的内容也更加贴近现代自然科学。

  《数学分析(第二卷 第7版)》观点较高,内容丰富新颖,所选习题极具特色,是教材理论部分的有益补充。

  《数学分析(第二卷 第7版)》可作为综合大学和师范大学数学、物理、力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的教材或主要参考书,也可供工科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参考使用。

章节目录

《俄罗斯数学教材选译》序

中文版序言

再版序言

第1版序言

第九章 连续映射(一般理论)

§1.度量空间

1.定义和实例

2.度量空间的开子集和闭子集

3.度量空间的子空间

4.度量空间的直积

习题

§2.拓扑空间

1.基本定义

2.拓扑空间的子空间

3.拓扑空间的直积

习题

§3.紧集

1.紧集的定义和一般性质

2.度量紧集

习题

§4.连通的拓扑空间

习题

§5.完备度量空间

1.基本定义和实例

2.度量空间的完备化

习题

§6.拓扑空间的连续映射

1.映射的极限

2.连续映射

习题

§7.压缩映射原理

习题

第十章 更一般观点下的微分学(一般理论)

§1.线性赋范空间

1.数学分析中线性空间的实例

2.线性空间中的范数

3.向量空间中的标量积

习题

§2.线性算子和多重线性算子

1.定义和实例

2.算子的范数

3.连续算子空间

习题

§3.映射的微分

1.在一点可微的映射

2.一般的微分法则

3.某些实例

4.映射的偏导数

习题

§4.有限增量定理及其应用实例

1.有限增量定理

2.有限增量定理的应用实例

习题

§5.高阶导映射

1.n阶微分的定义

2.沿向量的导数和n阶微分的计算

3.高阶微分的对称性

4.附注

习题

§6.泰勒公式和极值研究

1.映射的泰勒公式

2.内部极值研究

3.实例

习题

§7.一般的隐函数定理

习题

……

第十一章 重积分

第十二章 Rn中的曲面和微分形式

第十三章 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

第十四章 向量分析与场论初步

第十五章 微分形式在流形上的积分

第十六章 一致收敛性、函数项级数与函数族的基本运算

第十七章 含参变量的积分

第十八章 傅里叶级数与傅里叶变换

第十九章 渐近展开式

单元测试题

考试大纲

期末考试试题

期中测试题

附录一 初论级数工具

附录二 多重积分中的变量代换(公式推导和初步讨论)

附录三 高维几何学与自变量极多的函数(测度聚集与大数定律)

附录四 多元函数与微分形式及其热力学解释

附录五 曲线坐标系中的场论算子

附录六 现代牛顿一莱布尼茨公式与数学的统一(总结)

参考文献

基本符号

名词索引

人名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数学分析 (第二卷)(第7版)是2019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俄]B.A.卓里奇。

得书感谢您对《数学分析 (第二卷)(第7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说书人与梦工厂 电子书
关于网络文学的社会学探讨,网文江湖的“百晓生”。
急诊医学 电子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专门针对急诊住院医师的培训内容。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科医生培训规划教材 全科医学案例解析 电子书
根据全科社区医生遇到的常见案例,从全科医疗、公共卫生和社区护理三方面介绍相关内容。
超声医学 电子书
超声医师规范化培训卫计委规划教材。
人工智能导论 电子书
1.一本融合人工智能相关理论与方法、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系统化图书; 2.从交叉学科层面、进化历史层面、哲学思想层面、社会发展层面、工程技术层面等不同纬度深入解析; 3.作者长期从事人工智能导论、原理与方法的课程教学,主要研究领域涉及类脑计算、自然计算、智能机器人、视觉智能与认知智能等; 4.内容全面且深入浅出,满足新工科建设、传统理工科和非理工科专业的通识课教学需求; 5.拒绝泛泛而谈,PPT、指导方案、视频和各类拓展资源,让您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