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革命:黑格尔与马克思关系的历史性解答

国家与革命:黑格尔与马克思关系的历史性解答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探讨黑格尔与马克思思想关系,分析彼时时代事件对两者理论回应的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以思想史研究为方法论,在时代冲击与思想回应框架内,通过回归思想之时代,探讨黑格尔与马克思的时代之思想,并试图对两者关系提供历史性解答。本书认为, 18、19世纪之交的时代事件刺激了黑格尔,黑格尔关于人的理论、德意志建国理论与宪制思想是对法国大革命、德意志的民族分裂与宪政窘境的理论回应;19世纪中叶的时代事件刺激了马克思,马克思关于国家批判、消灭私有制与阶级革命的思想是对19世纪中叶政治国家状况、工人阶级贫困与1848年欧洲革命的理论回应。前者表现为从革命到国家的思想理路,后者表现为从国家到革命的思想理论。两者既具有思想间的批判关系,更具有不同时代间的批判关系。

章节目录

封面

目录

作者简介

扉页

版权信息

其他

《当代浙江学术文库》编委会

序言 超越本体论哲学的奥林匹斯山

摘要

导言

第一节 模式化解读与思想史性解读

一 模式化的解读

二 思想史的回归

三 理解思想的前提

第二节 什么才是黑格尔与马克思关系的思想史研究

一 思想史的想象

二 思想史的研究

第三节 理解思想的维度与根源

一 理解思想的维度

二 理解思想的根源

第一章 从革命到国家——黑格尔思想的现实历史逻辑

第一节 黑格尔思想的矛盾性及其时代

一 思想矛盾性

二 思想与时代关系

第二节 德意志状况与黑格尔对民族出路的思考

一 18、19世纪之交的德意志民族状况

二 德意志浪漫主义的病态

三 黑格尔的德意志民族出路理论

第三节 法国大革命的人民与黑格尔现实的人的三个环节

一 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民

二 现实的人的第一个环节:人格

三 现实的人的第二个环节:市民

四 现实的人的第三个环节:公民

第四节 神圣罗马帝国崩溃与黑格尔建国理论

一 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

二 帝国的崩溃

三 国家的兴起

第五节 德意志宪政窘境与黑格尔君主宪政规划

一 维也纳会议后德意志宪政窘境

二 宪政抉择

三 宪政规划

第二章 从国家到革命——马克思思想的现实历史逻辑

第一节 政治革命困境与马克思资本主义国家批判

一 维也纳会议后的资本主义国家状况

二 政治革命的告别

三 资本主义国家批判

第二节 19世纪中叶工人状况与马克思消灭私有制理想

一 19世纪中叶欧洲工人阶级贫困状况

二 工人阶级贫困的根源

三 消灭私有制的理想

第三节 法国六月起义反思与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道路

一 1848年法国六月起义的阶级斗争

二 六月起义的反思

三 无产阶级的革命道路

第三章 思想史的自觉:黑格尔与马克思关系的历史性

一 思想者之时代

二 时代之思想

三 思想的历史性解答

结语 告别主观愿望哲学

参考文献

代后记 黑格尔逝世180周年祭

致谢与怀念

国家与革命:黑格尔与马克思关系的历史性解答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尹峻。

得书感谢您对《国家与革命:黑格尔与马克思关系的历史性解答》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云南宗教文化与民族团结的关系研究 电子书
本书理论联系实际,试图建构宗教文化与民族团结关系的学说体系;立足国情探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宗教观,整理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宗教与民族团结的理论著述和工作经验,结合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战略任务,分析云南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和谐共存的历史、现状及趋势,对影响云南民族团结的各类宗教因素如宗教渗透、邪教传播、宗教极端主义、宗教文化生态失衡等问题予以重点分析,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公共性与马克思哲学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七章,包括公共性:马克思哲学之本真精神;马克思哲学的公共性文化价值追求及其实质:杜群共同体的生存境界;马克思哲学之公共性逻辑:理论澄明与历史性生成;马克思哲学视野内人的存在与本质的公共性蕴涵及其实现等。
黑格尔的政治神学:《精神现象学》与《法哲学原理》释义 电子书
本书以政治神学作为解释路径,勾勒出一个“政治神学家”黑格尔的形象,选取了作为黑格尔思想成熟标志的《精神现象学》与作为其政治思想成熟标志的《法哲学原理》作为解读对象,通过细腻、深刻、扎实的文本分析,一方面梳理黑格尔体系的逻辑,一方面循着黑格尔的逻辑检验黑格尔对其所继承的西方文明史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思想体系的分析与反思,最终在此基础上对黑格尔体系的得失做出一定的评价。
心理学的批判.批判与马克思主义心理学丛书 电子书
本书从批判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和界划西方传统心理学的研究主题、方法论原则以及历史发展,揭示为传统心理学所遮蔽的沟壑、空白与沉默,最终批判地重构心理学历史发展的另类脉络。
启蒙运动与马克思主义 电子书
本书旨在探讨启蒙运动及其后果和马克思主义及其理论运动之间的关系,并且在现代性语境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再阐释。第一部分通过以法国大革命为代表的启蒙实践对启蒙精神的确立,以笛卡尔、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启蒙理性构造传统的奠基,分析理性主义是怎样取得统治地位的。第二部分分析了马克思及其后继者对启蒙的基本态度和观点,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自身限制必然会导致这些成熟历史条件对资本主义的再一次否定,而这恰恰应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