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起飞:经济改革的制度基础

中国乡村起飞:经济改革的制度基础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制度上揭示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经济起飞的内在动因。

内容简介

本书数据除了来源于公开出版或发表的英文和中文资料之外,更重要的来源于作者戴慕珍于1986-1996年间在中国完成的300余次访谈。本书为如何看待中国乡村起飞乃至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一种视角。

作者简介

作者戴慕珍,斯坦福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弗里曼·斯鲍格利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Senior Fellow at the FreemaSpogli Institute for Intemational Studies)、威廉·哈斯中国政治教授(William Haas Professor of Chinese Politics)、斯坦福大学中国项目主任,曾任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主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社会发展译丛》编委会

《社会发展译丛》编辑部

总序

插图和表格

致谢

关于测量单位和音译的说明

第一章 导论: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基础——一个导论

一 国家和发展

二 代理问题

三 财产权和经济增长

四 地方政府法团主义

五 制度改革、激励和变迁

六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重申对税收的财产权利——农村工业化的激励因素

一 分解财产权

二 去集体化和收入损失

三 财政改革和剩余收益权

四 可信承诺

五 从有限间接征收到直接税收

六 地方发展的财政激励

第三章 发展策略——农村工业的多样性与演进

一 介入性激励

二 1980年代农村工业增长的特点

三 集体所有企业发展的逻辑

四 1990年代的管理和所有权

五 农村企业所有制形式的变迁

第四章 地方政府法团主义——快速经济增长的组织

一 作为基础的毛主义的合法性

二 地方法团主义集团

三 毛主义制度适应市场生产

四 地方政府法团适应私营企业

五 地方政府主导的发展的演进

第五章 委托与代理——中央管制和地方控制

一 权力结构重叠

二 地方管制的法团特点

三 对中央控制的地方对策

第六章 从代理者到委托人——不断增长的资源财富与地方控制

一 预算外资金的管制

二 经济紧缩及中央控制的检验

三 侵蚀贷款控制

四 地方法团利益和共谋

五 资本的非银行来源

六 在变迁的经济语境下中央控制的局限

第七章 经济改革的政治基础——总结性反思

一 财产权安全与经济增长

二 经济改革的政治后果

三 转型体制中的地方政府法团主义与中央控制

四 尚存的问题

附录A 研究和资料

附录B 中国财政体制的变迁

参考文献

索引

中国乡村起飞:经济改革的制度基础是202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伟东。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乡村起飞:经济改革的制度基础》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深化经济改革百人谈 电子书
本书收入一百多位中央领导、省部领导、地市领导、有全国性影响的企业家撰写的文章和接受采访实录。反映了各级领导改革开放中诸多问题的真实见解。
乡村振兴 电子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政策研究网围绕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精准扶贫、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美丽中国、健康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等九个专题,精选了与这些专题有关的重要政策、政策解读、地方创新和国际经验,是党政干部推进相关工作的重要参考和工具书。
中国税收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 电子书
本书利用中国住户收入调查数据(CHIPS),研究了我国税收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及其动态变化,分析了主要税种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发现增值税、消费税其他间接税主要表现为累退性特征,个人所得税为累进性税收,而企业所得税和财产税的收入分配效应取决于税负归宿。总体看,我国税收制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居民收入差距。
中国能源税问题研究:基础理论、经验借鉴与制度设计 电子书
本书以完善税制和保护环境为出发点,以设计中国能源税制度为目标。首先,界定能源税的含义,梳理有关能源税的基础理论,并细致分析能源税的属性,以及能源税与其他相关税种的关系等问题。其次,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论证中国开征能源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剖析中国能源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成品油消费税的政策效果,从实证角度证明中国在解决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问题上应当征收能源税。再次,详细介绍欧盟能源税的基本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