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从制度上揭示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经济起飞的内在动因。
内容简介
本书数据除了来源于公开出版或发表的英文和中文资料之外,更重要的来源于作者戴慕珍于1986-1996年间在中国完成的300余次访谈。本书为如何看待中国乡村起飞乃至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一种视角。
作者简介
作者戴慕珍,斯坦福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弗里曼·斯鲍格利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Senior Fellow at the FreemaSpogli Institute for Intemational Studies)、威廉·哈斯中国政治教授(William Haas Professor of Chinese Politics)、斯坦福大学中国项目主任,曾任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主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社会发展译丛》编委会
《社会发展译丛》编辑部
总序
插图和表格
致谢
关于测量单位和音译的说明
第一章 导论: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基础——一个导论
一 国家和发展
二 代理问题
三 财产权和经济增长
四 地方政府法团主义
五 制度改革、激励和变迁
六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重申对税收的财产权利——农村工业化的激励因素
一 分解财产权
二 去集体化和收入损失
三 财政改革和剩余收益权
四 可信承诺
五 从有限间接征收到直接税收
六 地方发展的财政激励
第三章 发展策略——农村工业的多样性与演进
一 介入性激励
二 1980年代农村工业增长的特点
三 集体所有企业发展的逻辑
四 1990年代的管理和所有权
五 农村企业所有制形式的变迁
第四章 地方政府法团主义——快速经济增长的组织
一 作为基础的毛主义的合法性
二 地方法团主义集团
三 毛主义制度适应市场生产
四 地方政府法团适应私营企业
五 地方政府主导的发展的演进
第五章 委托与代理——中央管制和地方控制
一 权力结构重叠
二 地方管制的法团特点
三 对中央控制的地方对策
第六章 从代理者到委托人——不断增长的资源财富与地方控制
一 预算外资金的管制
二 经济紧缩及中央控制的检验
三 侵蚀贷款控制
四 地方法团利益和共谋
五 资本的非银行来源
六 在变迁的经济语境下中央控制的局限
第七章 经济改革的政治基础——总结性反思
一 财产权安全与经济增长
二 经济改革的政治后果
三 转型体制中的地方政府法团主义与中央控制
四 尚存的问题
附录A 研究和资料
附录B 中国财政体制的变迁
参考文献
索引
中国乡村起飞:经济改革的制度基础是202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伟东。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乡村起飞:经济改革的制度基础》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