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得

论语新得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论语:哲学经典与现实生活指导相结合。

内容简介

《论语》不仅是一部哲学经典,更是一部世俗生活的指导书。本书选取《论语》中最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章节,以最为权威的译解,和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感悟,再加上与之相应的历史或现实事例,使之浑然一体。让读者能够从多方面去理解把握先哲们充满睿智的言行。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读《论语》感悟如何做人的新得

诚信立世前途顺坦

曾参杀猪不欺子

方法要活原则须强

田穰苴的治军之法

重在修为莫患得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建功引退看准时机

谀臣变谏臣的裴矩

该智则智当愚则愚

大智惹愚的聪明人

忘记旧仇不惹新怨

释前嫌为自己赢利益

不伪不矫做直爽人

虚伪矫饰的宋襄公

放平心态不怒无过

唾面自干

君子有财施于急困

“涸辙之鲋”最需济助

享受人生不为物累

随遇而安天地宽

口有遮拦妄言得祸

董仲舒妄论惹祸

中庸处世和谐人生

伊尹的中庸之道

言语行为环境为准

萧何与岳飞的不同遭遇

口不妄言远离麻烦

贺氏父子妄言惹祸

私欲太盛必遭祸怨

庆封和晏子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文彦博免祸

苗而不秀秀而不实

出师未捷身先死

谨慎行事回避风险

郭子仪谨慎保平安

积极生活把握此生

“灭神”的范缜

此路不通另辟蹊径

“另起一行”的人生

做人做事莫失偏颇

黄公嫁女的教训

讳疾忌医君子不为

蔡桓公与高汝白的两种结果

第二章读《论语》感悟如何与人相处的新得

莫忧己不显先把他人知

荀彧为何怀恨而死

全面观察才能知人

王政君错看王莽

君子无争争亦有礼

将相同心为国

择邻择友从善从仁

孟母三迁

忠善待友不可则止

曾国藩主动“送”友

谨慎交友亲益远损

什么样的朋友靠得住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宽容自会得回报

察人须深谨防误识

苻坚错误识人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梁楚相睦

不信流言不传蜚语

三人成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政者“恕”道

不毁不誉直道而行

王安石直道而行

细察人事切忌盲从

周成王和魏文侯察人防失

为人着想仁心无价

袁安和张咏

认清小人谨防上当

春申君之死

君子之间和而不同

赵普为国犯龙颜

君子成人之美

胡适成人之美

第三章读《论语》感悟修养身心的新得

温良谦恭能得厚报

刘备以德赢人心

贫莫自哀富不忘礼

不遮挡只需要阳光者的“阳光”

真“礼”朴素发自内心

隋炀帝的虚荣排场

恶贯满盈必遭报应

丁戍作恶终自戮

心有仁念必远恶行

舜志于仁不为恶

君子有节贵贱不移

杨震深夜拒金

士志于道不以物移

管宁的高风亮节

见贤思齐不贤为戒

庞涓妒贤自取灭亡

克服私欲方能刚毅

聪明无私的马皇后

心怀他人惠及自己

用恩惠换取恩惠

坦荡为怀人生宽广

坐怀不乱

安贫乐道远离不义

疏广的治家方略

健康生活宁俭不奢

以俭持身立世

欣赏艺术陶冶情操

孔母以音乐教子

饮食得法养生有道

康熙的养生之道

穷见节义松柏后凋

文天祥的气节

忠诚守信有过则改

唐太宗勇于改错

忠信笃敬天下通行

邓训以仁德安边境

自查自省善始善终

谨防“湿鞋”

君子之志,不可更夺

司马迁立志撰《史记》

虽为良医愿人无病

“慰天下之劳人”的郑板桥

君子有义不忘旧情

不忘旧情的义士

士行有耻君命不辱

颜真卿与沈括

第四章读《论语》感悟如何成事的新得

待人处世心诚则灵

礼不诚反害己

有错即改勇于自讼

敢于认错是大智勇

灵活有方不认死理

苏武的气节

勤奋上进乐在其中

乐在其中的劳动者

做人做事持之以恒

耿与司马迁

托孤忠臣寄命义士

刘备托孤诸葛亮

君子显德不逞其力

强项令董宣

谋事手段惟德可取

“德”是最长远的家业

君子所为谋道行道

范仲淹先忧天下

治学做人不可分离

韩愈的两面

辨巧言远令色

糊涂的宋康王

言行适宜必得“人气”

刘秀和祢衡

君子重质不以貌取

韦诜择婿

第五章读《论语》感悟如何学习的新得

为学常温为人宽心

康熙读书治盛世

勤勉好学不贪安逸

赵匡胤自律治国

进德修业终生不辍

司马光、王安石的学习生活

边学边思不罔不殆

孔子诫弟子学思结合

不懂就问精益求精

虚心求教益处多

有学有识方成大器

至圣一生的修为

传授知识重在启发

孔子的教学方法

勤学好问扬长弃短

陆九渊疑问“圣书”

知其心性因材施教

古代名人的因材施教法

学而不厌默而识之

诸葛亮的求学历程

博闻多识择善取之

李时珍修《本草》

有教无类一视同仁

孔子的教育实践

多师前人完善自己

“老马”识途

第六章读《论语》感悟伦理纲常的新得

以“仁”做人孝悌为本

王祥至孝感继母

恪操守道不渝其志

胡文虎子还父债成大业

君子笃亲以礼兴仁

康熙以孝治天下

既养且敬方为真孝

赵善应孝母

父母在不远游

李密为尽孝辞官

尊老敬老不违礼数

张良与陶侃

生死患难责无旁贷

齐貌辨和范式

第七章读《论语》感悟领导智慧的新得

守信节用惠己及人

黄霸勤政爱民传美名

以德为政四方皆敬

金世宗仁政兴国

以德以礼天下自治

汉文帝德礼创治世

专业要精百事要通

通才诸葛亮

举直抑枉民心顺服

金世宗的用人之道

使人以礼换得忠效

诸葛亮鞠躬尽瘁报刘备

认识自我切忌虚夸

鲍叔牙让相于管仲

英雄不问出处

不甘自弃的苏秦

信而不迷知难而上

孙权决策

行藏有度顺势随缘

诸葛亮与苏东坡

为政治国人才第一

曹操为何能成就霸业

各司其职不出其位

陈平的为政原则

以道为政不可则止

孔子的从政生涯

参政议政言必有中

诸葛亮说孙权

顺应规律通识时务

李世民不逆流而动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贞观之兴与乌江之败

顾全大局怀德身退

鳌拜跋扈终被诛

欲速则不达小利败大事

刘备欲速反败

君子使人量器而用

孟尝君脱险

名正言顺百事通达

挟天子以令诸侯

品行端正自有威仪

“正”与“不正”的两种后果

身先士卒全心敬业

唐太宗勤政治国

志存高远不恋“小家”

齐姜助夫成大业

欲先正人必先正己

李广和庾冰

先做贡献后谈收获

于谦两袖清风

小事忍耐以成大业

刘邦和项羽

成败进退皆在自己

陶渊明以“法”授后学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诸葛亮的“利器”手段

范睢忍辱成大业

以天下为己任

周公吐哺治国

水勿至清人勿过苛

吕蒙正不计人小过

论语新得是2007年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作者东篱子。

得书感谢您对《论语新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读故事学论语(进阶篇) 电子书
本书分为修具篇,察人篇。其主要内容包括:君子不重则不威;子禽问于子贡;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患无位等。
汉代至北宋《论语》学史考论 电子书
《论语》是儒家的原始经典和古代社会的生活教科书,《论语》学是经学的重要分支。从西汉至北宋,《论语》学的发展经历了汉学、玄儒交融、宋学等不同的阶段,具有与学术史、思想史主潮相应的典型特征。本书重点对西汉至北宋的《论语》学进行了研究,通过考论各个历史时段《论语》的主要注家及其注本,指出从西汉到北宋的《论语》学,经历了从汉学到玄学再到理学的传承与新变,其积极成果是经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学术遗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系列:论语 电子书
本书分为学而篇第一、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长篇第五等二十篇,内容涵盖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政治生活两个方面。
《论语》中的大道理.白话与评析 电子书
《论语》是“六经”之一,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与哲学,但由于语句过于深奥,使得初学者很难读懂。本书对《论语》中的经典段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和讲解,并以大量历史故事作为注脚,让读者更加明白易懂,从而领悟论语中的人生道理。
被讨厌的勇气 电子书
《万维钢·精英日课》第三季专题解读,一套强人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