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自编文集:南腔北调集

鲁迅自编文集:南腔北调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鲁迅的杂文,犀利、老辣、缜密、鞭辟入里,读来酣畅淋漓。

内容简介

本书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鲁迅在1927年1929年间所写的杂文五十一篇。当时上海有一署名“美子”的文人在《作家素描》一文中攻击鲁迅:“鲁迅很喜欢演说,只是有些口吃,而且是‘南腔北调'。”对此,鲁迅迎头反击道:“我不会说绵软的苏白,不会打响亮的京调,不入调不入流,实在是南腔北调。”表明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鄙薄无聊文人的立场,信手拈来的这个集名,诙谐幽默之中,寄托了对敌人的鄙视,表示了不妥协的态度。所以先生将1934年3月出版的这个集子命名为《南腔北调集》,是一种自嘲,更是对美子的嘲讽。

作者简介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04年赴日本仙台学医,后弃医从文,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 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一生写作千万字,主要作品包含杂文、小说、散文、现代散文诗、翻译作品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题记

一九三二年

“非所计也”

林克多《苏联闻见录》序

我们不再受骗了

《竖琴》前记

论“第三种人”

“连环图画”辩护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致《文学月报》编辑的一封信

《自选集》自序

《两地书》序言

祝中俄文字之交

一九三三年

听说梦

论“赴难”和“逃难”——寄《涛声》编辑的一封信

学生和玉佛

为了忘却的记念

谁的矛盾

看萧和“看萧的人们”记

《萧伯纳在上海》序

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学匪”派考古学之一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关于女人

真假堂吉诃德

《守常全集》题记

谈金圣叹

又论“第三种人”

“蜜蜂”与“蜜”

经验

谚语

大家降一级试试看

给文学社信

关于翻译

《一个人的受难》序

祝《涛声》

上海的少女

上海的儿童

“论语一年”——借此又谈萧伯纳

小品文的危机

九一八

偶成

漫与

世故三昧

谣言世家

关于妇女解放

论翻印木刻

《木刻创作法》序

作文秘诀

捣鬼心传

家庭为中国之基本

《总退却》序

答杨邨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

鲁迅自编文集:南腔北调集是2014年由凤凰壹力出版,作者鲁迅。

得书感谢您对《鲁迅自编文集:南腔北调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鲁迅小说文体反讽性研究 电子书
反讽是鲁迅小说重要的文体特点之一,在其小说艺术的各个层面都有充分的表现。
跨文化视野中的鲁迅 电子书
《跨文化视野中的鲁迅》精选了作者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审视鲁迅的文章,将鲁迅置身于东西方文化撞击的漩涡中加以剖析,比较了鲁迅的中西文化观及其文化选择,以及在文化深层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承担,由此造就的新的文化传统。鲁迅一方面是撼动中国文化传统基石的批判者,另一方面又是这一传统真正的现代继承者,并对被挤到社会边缘的人有着深切的同情与关怀。《跨文化视野中的鲁迅》由高旭东编著。
赵树理文集:焦裕禄 电子书
《焦裕禄》为赵树理的剧本集,取其中一篇《焦裕录》为书名。这本剧本集收录了《韩玉娘》《万象楼》《十里店》《焦裕禄》等六部赵树理的剧本。这些作品创作于1956年至1966年,影响深远。《焦裕禄》,是赵树理看了晋城县剧团排演的河南省焦作市豫剧团的同名本子,认为剧中把焦裕禄神化了,于是,他深入兰考,到群众中去采访焦裕禄事迹,并写出了前三场,但终因陷入创作困境而辍笔。赵树理1964年6月动笔开始创作《十里店
荒野过客:鲁迅精神世界探论 电子书
本书精选了孙玉石先生多年鲁迅研究的代表性著作。
《鲁迅译文全集》翻译状况与文本研究 电子书
本书系学界第一部对鲁迅300多万字文库全部译作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作者以宏阔的学术视野、丰富的专业知识,在中外文化语境中考察鲁迅译作的选材特征、译介策略和翻译方法,揭示了鲁迅译作在现代翻译史上的重大价值,具有鲜明的学术创新性和理论意义。本书对鲁迅早期翻译的20多万字深奥难懂的文言译作的阐释尤可见出作者的功力,它对于广大青年学子阅读理解鲁迅译作中的宝贵遗产将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