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经济学家宓汝成先生生前具有代表意义的多篇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2019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建所90周年,为缅怀前辈学人之贡献、传承学术之薪火,也为了系统总结经济研究所历代学者的治学菁华与宝贵经验,经济研究所决定推出“经济所人文库”,系统选编经济研究所学者的代表性论著,首批面世者凡四十部,本书即为其中之一种。
作者简介
编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总序
编者说明
作者小传
太平天国的财政收入及其得失
一 缴获和征发
二 田赋和税收
三 小结
(一)初期
(二)中期
(三)晚期
国际银团和善后借款
一 善后大借款的性质及其“名”和“实”
二 国际银团构成的扩大、缩小的演变
三 借款磋议过程
(一)磋商临时垫款中逐步形成借款条件(1912年2—8月)
(二)借款磋商和外交交涉的交错进行(1912年9月—1913年1月)
四 善后借款合同的签订及其直接后果
附记
辛亥鼎革之际中国外债透析
一 南北双方的困窘财政
二 列强的一时行动方针和贷款策略
三 南北双方举债经过和量的核计
(一)北方
(二)南方
四 借款的透视和分析
庚子赔款的债务化及其清偿、“退还”和总清算
一 庚子赔款、赔款的分配和债务化
二 庚款的事实追加——“镑亏”和“金法郎案”
(一)“镑亏”交涉和结局
(二)“金法郎案”
三 庚款的“退还”
(一)美国的两次“退还”
(二)法国部分庚款的“退还”
(三)意、比、荷三国部分庚款的“退还”
(四)苏俄对庚款余额的“抛弃”
(五)英国庚款余额的“交还”
(六)日本盗名“退还”未果
四 庚款的清偿和某些部分的勾销
五 庚款的总清算——取消
抗战时期的中国外债
一 战时外债的形成
(一)中苏间的易货借款
(二)中美借款和信贷
(三)英国对华信贷
二 战时外债的特点、辨析和清偿
(一)特点和两笔信贷的辨析
(二)借款的清偿
三 结束语
庚款“退款”及其管理和利用
一 庚款“退还”量
(一)预计量
(二)该“退”量/名义量
(三)实“退”量
二 管理“退款”的特设机构
(一)管理美“退款”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
(二)管理法、比、意、荷、俄五国“退款”的特设机构
(三)管理英“退”款的特设机构
三 “退款”利用实际
(一)美国“退款”的利用
(二)法、比、意、荷、俄五国“退款”的利用
(三)英“退”庚款的利用
四 小结
外国在华铁路权益的扩张(1895—1927)
一 帝国主义列强对建筑中国铁路权益的争夺
(一)欧洲四国对中国路权的争夺
(二)美国资本巨头投资中国铁路的企图和美国政府推出的国际共同投资策略
(三)日本侵华政策中的路权攘夺
二 帝国主义列强在华铁路的铺设和营运
(一)铁路的铺设
(二)铁路的管理营运
中国自建铁路的艰难发展(1895—1927)
一 国有铁路建设的两重性
(一)“利用”外资修建铁路的实质
(二)自主建设铁路的进展
二 国有铁路的营运管理
(一)中枢管理机关的递嬗
(二)线路的管理体制
(三)运价
(四)营运统计
三 民间铁路的艰难创业
(一)民间投资筑路要求和行动实际
(二)各省商办铁路公司的设立及其造路实绩
(三)屡挫屡兴的民间资本创业要求和行动
四 线路配置、资金投入和营运效应
(一)线路配置
(二)资金投入
(三)营运效应
大起义期间清政府的筹饷措施及其经济后果
一 巨额的军费开支和濒于崩溃的财政状况
二 搜刮民财的筹饷措施
(一)加征田赋
(二)抽收厘金和加征捐税
(三)盐课的失收、整顿和加征盐厘
(四)推广捐纳和捐输
(五)发行票钞和大钱
(六)举借内外债
三 各种搜刮所得及其经济后果
编选者手记
《经济所人文库》第一辑总目(40种)
宓汝成集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组编。
得书感谢您对《宓汝成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