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通过对1984年这一中国企业家元年的还原,本书带你看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家在中国如何孕育和成长。
内容简介
1984年被中国媒体称为“企业家元年”。这一年,柳传志在在中关村的一间传达室里创办公司,张瑞敏改造青岛日用电器厂,李经纬推出“东方魔水”健力宝,王石在深圳成立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他们后来均成为中国企业家群体中的领军人物,而1984年,正是这一切的起点。
本书试图在逻辑上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家在中国是如何孕育和成长的?2.既然市场是企业家出现的必要条件,而产权又是企业家成长的关键,那么产权与“企业家才能”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它们携手回到当下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企业和企业家的价值观为什么重要?为什么要实践企业公民?
作者简介
作者陈海,1974年生,贵州人。现任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特约研究员,博鳌观察执行总经理,偏好商业写作。曾任职《中国新闻周刊》副主编、《南方人物周刊》主笔、《南方周末》记者,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新闻系)特聘讲师。从事媒体工作期间,长期致力于时政新闻及调查类报道的探索与实践,著有《九二派》。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我的人生是饱满的
序起 1984年的制度基因
第一章 边缘的力量
中国式“阿甘”
“温州模式”:蚂蚁雄兵
希望是个好东西
第二章 企业家回来
灰色地带与体制资源
为什么要去香港
穿起珍珠的那根线
不在改革中犯错误
一场寻找路标的行动
“请给我们松绑”与企业家回来
城市边缘的野蛮生长
从“什么赚钱做什么”到彻底专业化
超过25%的利润不做
“造就真正的企业家”
第三章 产权与控制权(上):转制
从“放权让利”到触及产权
海尔改制:一场失败的博弈
从四通到联想:艰难的长跑
第四章 产权与控制权(下):摘帽
职业经理人是我的理想
摘下“红帽子”
艰难的产权战争
第五章 远去的黄金时代
“改革典型”浮与沉
“功成身退”愤与悲
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第六章 价值观
争议“原罪”
政商关系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气质:共性与个性
尾章 企业公民
“光彩事业”与企业社会行动
从“捐款门”到“壹基金”
企业家的“阿拉善”
“在商言商”与公民责任
后记
参考文献
一九八四:企业家归来是2015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作者金凌云。
得书感谢您对《一九八四:企业家归来》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