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文学史

战后日本文学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部研究一九四五年日本战败之后日本文学的著作。

内容简介

作者作为资深日本文学专家,从中国研究者的视角,梳理了自日本战败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期日本当代文学发展的主要脉络,对日本战后各文学流派、文体,以及以川端康成、松本清张、安部公房、三岛由纪夫、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树等为代表的日本作家,分别以专章做了介绍与评述,对于帮助普通读者了解日本当代文学的概况,本书具有较高的价值。作者简介李德纯,辽宁大石桥人。1944年留学日本东京一高(现东京大学教养学部),194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英国文学系。历任外交部亚洲司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日本大学艺术学部客座教授、研究员,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比较文学研究室研究员,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编辑推荐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对文学品评的意趣,很难形成统一的欣赏标准。拙著是以中国读者为对象,故以本土意识和关怀解读日本文学。

作者简介

作者李德纯,辽宁大石桥人。1944年留学日本东京一高,194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英国文学系。历任外交部亚洲司干部,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特约研究员,日本大学艺术学部客座教授、研究员,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比较文学研究室研究员,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译协首届理事、文学艺术委员会委员。194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战后日本文学管窥》(日文版)、《战后日本文学》、《战后日本文学史论》,中篇小说《红木屐》(用日文创作),译著《伊豆舞女》、《潮骚》等。专著《爱·美·死——日本文学论》获第二届中国社科院离退休人员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论文《大江健三郎论》获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首届优秀论文名誉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辅文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战后日本小说的衍变轨迹

一 恢复期:对战前军国主义的鞭笞

二 成熟期:承载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

三 发展期:“巨著意识”的空前活跃

四 相对稳定期:从经济腾飞到泡沫经济的纷繁世态

五 结束语

第二章 战后日本诗歌:创生与模拟

一 老诗人:拓宽题材,追求新角度

二 民主诗歌运动:时代的激情与精神的愉悦

三 荒原派:面对十字架的思考

四 列岛派:先锋性与现实主义的结合

五 櫂派 汜派 貘派:多元交错诗坛的整合

六 今天派:超现实主义先驱

七 民族诗人派:揭示乡土生存境遇

八 潮流诗派:政治讽刺诗的鼓手

九 语言至上主义:超出游戏规则的语言游戏

十 新人类派:后现代的“语言转向”

第三章 战后日本戏剧:丧失与复苏

第四章 战后派:第一批报春的燕子

一 写的是战争,关切的是和平

二 意识流和存在主义艺术手法的成功尝试

三 只有他们才能写出“这一个”

第五章 无赖派:美与丑的震撼与思考

一 太宰治:放荡不羁身躯中的沉重灵魂

二 无赖派透视的文化:“零度情感”的新写实主义

三 坂口安吾:男性中心观的永久性

四 无赖派:因为不确定,所以美丽

第六章 第三批新人:私小说的赓续和革新

一 私小说的传承、嬗变与发展

二 传统的守望,现实的开掘

三 从加害者角度揭示战争与人性

第七章 现代派:日本特色的存在主义

一 异质文化交流述略

二 神秘与怪诞折射出的现实意义与理想之光

第八章 中国题材作品: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 中国情结:风景旧曾谙,却换了人间

二 泯却无边恩与仇

三 中国题材历史小说:中日交融的绝佳诠释

第九章 社会派:冷峻深刻的现实主义

一 写实精神的广度与深度的创新

二 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的完美展露

第十章 挫折文学:信仰迷失的病态写照

一 青春激流平缓后的文化迷失

二 《然而,我们逝去的日子……》:残酷青春物语

三 高桥和巳、真继伸彦:边缘状态的自我倾诉

四 无尽的怀想,暗夜中的张望

第十一章 内向的一代:私小说的解构与重建

一 多元文化的碰撞与厚重

二 《杳子》《妻隐》《夹击》:一曲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和谐乐章

三 《五月遍历》:岁月流逝,心灵留声

第十二章 都市文学:城市狂想浪漫曲

一 《明净如水晶》:情欲的泛滥与人性的物化

二 村上春树:“都市文学”的中流砥柱

三 中老作家多向度现实书写

第十三章 川端康成:起点是爱,终点是美

一 日本唯美抒情“幽玄美”的强化

二 《雪国》:悲怆是深沉的美

三 《千只鹤》:青春晚期情结

四 《古都》:继承传统美学的经典气质

第十四章 石川达三:现代精神废墟的闪亮标志

一 强烈的思辨色彩与社会批判性

二 《金环蚀》《破碎的山河》:关于权力与腐败的故事

三 《青春的蹉跎》《青春悲歌》:物质生活渐趋欢谑下的精神溃疡

第十五章 井上靖:苦涩中的深沉美

一 《斗牛》:战后初期娱乐场的浮世绘

二 不伦之恋:社会观念的矛盾上升到审美

三 《比良山的石楠花》《一个冒名画家的生涯》:不甘沉沦者痛彻心扉的呐喊

四 《夜声》《城堡》:尝试和突破

五 “西域小说”:烟云飞渡 满纸粲然

六 《孔子》:学者化的睿智哲思,历史教养的总和

第十六章 松本清张:开辟日本推理小说新纪元

一 以纯文学进入文坛

二 日本推理小说述评和松本清张的历史性突破

三 简短的小结

第十七章 椎名麟三:走上灵魂祭坛的孤独者

一 《深夜酒宴》:存在主义文学前驱拓荒之作

二 “转向文学”:让灵魂裸露登场

三 文学是生命本质的外化

第十八章 水上勉:白描式的浮世绘

一 《雁寺》《沈阳之月》:生命的哲理和寓意

二 《雾与影》《海的牙齿》:赢利,另一种生态杀手

三 《饥饿海峡》《五番地夕雾楼》等:殉情者的悲伤

第十九章 司马辽太郎:熔铸历史与现实的深层思考

一 《龙马奔走》:血与火的永久震撼

二 《窃国故事》:战争、屠戮、朝代更迭

三 《空海的风采》:对中国古老文化艺术的向往

四 司马文学的艺术特色

第二十章 安部公房:异质风景中的人性寓言

一 《终途路标》《野兽归心似箭》:在华日侨尴尬处境中的人生况味

二 《墙——S.卡尔玛氏的犯罪》:人一旦飘离了自己的根,便开始了生存而不是生活

三 夸张变形是荒谬与孤绝境遇中人的命运

四 墙:现实世界的多重隐喻

五 《闯入者》《砂女》:人的困境和隔离

六 选择:一个哲学命题

第二十一章 三岛由纪夫: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

一 唯美而畸恋的梦幻世界

二 古典美与现代美的完美融合

三 抱残守缺的“武士道”梦呓

第二十二章 开高健:底层意识与新人文精神

一 《恐慌》:面对侵凌的沉重思考

二 《皇帝的新装》《日本低级歌剧》:人格的异化

三 开高健的幽默

第二十三章 石原慎太郎:审美定势的严重错位

一 《价值紊乱者的光荣》:对传统的亵渎

二 《太阳的季节》:潘朵拉仙盒带菌的残渣

三 文化悲喜剧的生成和终结

第二十四章 大江健三郎: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

一 《奇妙的工作》《我们的时代》:苦难意识与悲悯意识

二 《饲育》《人羊》《出其不意变成哑巴》:受辱民族的心灵恸哭

三 《拔苗掐仔》:记忆底层的苦涩

四 《广岛札记》:对核战争的严峻思考

五 《万延元年的Football》:浪漫理想的苍茫画卷

六 《燃烧的绿树》:对生命意义的追思

第二十五章 村上春树:奇幻与感伤

一 物欲世界的异化

二 《挪威的森林》:痴男怨女的缠绵与心碎

三 《跳吧跳吧》:把握人生的大话题

四 简短的小结

附录

一 广津和郎的《到泉水的道路》:书写女性的人生光辉

二 有吉佐和子的《非色》:天涯涕泪一身遥

三 原田康子的《挽歌》:一曲青春与爱情的挽歌

战后日本文学史是201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德醇。

得书感谢您对《战后日本文学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简明教程 电子书
本系列教材针对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教学而编写,具有以下三项鲜明特色:1.全面覆盖本科阶段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整体性。2.参编院校和作者众多。本系列中每个选题都由主编邀请十所左右院校的教师参编,而且不同选题邀请的作者和院校尽量不会重合,这样就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丛书参编作者和院校覆盖面,对教材的后期使用和推广非常有利。根据前期与主编联络情况,每册书的年使用量在3500—5000册之
唐诗洛阳记:千年古都的文学史话 电子书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懂得了诗的唐朝,才能欣赏唐朝的诗。
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下册) 电子书
本书共14章,第一章概述,打破了以往完全按政治运动进行介绍的狭窄框架,以对人性的探索为纲,颇为全面而又简明扼要地勾勒了整个19世纪俄国文学的发展流变,尤其结合社会尤其是文化背景,进行了简要而又深入的阐析。后面13章一共介绍了13位经典作家及其重要作品,有为人熟知的茹科夫斯基、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奥斯特洛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和契诃夫,也有曾为文学史提到但不详尽的丘特切夫、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第3版) 电子书
本书对1949年到2000年间的中国文学体制、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及重要作家作品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批判的理论与方法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第一部从“史料批判”角度讨论现代文学史料的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