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考察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史编纂如何借用“文学史”框架梳理历代文学的衍变,如何藉此寻求中国文学史的编纂与传统学术、西学知识的有效衔接。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文献学与文艺学相结合、文本细读与比较分析相结合、历史社会学与文学政治学相结合的方法,试图将黄人《中国文学史》、林传甲《中国文学史》、来裕恂《中国文学史稿》等20世纪初期编纂的中国文学史置于彼时文治背景下,考察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史编纂如何借用“文学史”框架梳理历代文学的衍变,如何藉此寻求中国文学史的编纂与传统学术、西学知识的有效衔接。
尤其是,着重探讨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史编纂与近代学制改革、学术变迁大势、古典目录学传统及西学思潮之间的关系,乃至彼时编纂者的知识结构与心态转变所带来的诸多个性编纂旨趣。这将有助于探讨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史编纂如何通过改良传统学术维系彼时的“人伦道德”,进行民智启迪,以便客观还原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史编纂如何在“西学”与“中学”的两难境地中艰难抉择。
作者简介
作者温庆新,1987年生,文学博士,现供职于扬州大学文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小说史及小说文献、近现代学术史、明清目录学史。出版专著5部,在海内外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4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近代学术之变迁与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史编纂
第一节 近代学制变革、学术变迁与“中国文学门”的课程设置
第二节 “人伦道德”“依自不依他”与20世纪初期中国文学史编纂者的学术自律行为
第三节 文学史视域下的“小学”编纂
第二章 古典目录学与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史编纂
第一节 《四库全书总目》与黄人《中国文学史》之编纂
第二节 《四库全书总目》与林传甲《中国文学史》之编纂
第三节 《四库全书总目》对20世纪初期中国文学史编纂的影响
第三章 “外来经验”、古典目录学的杂糅与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史编纂
第一节 “外来经验”、古典目录学与林传甲《中国文学史》之编纂
第二节 古典目录学、“外来经验”与来裕恂《中国文学史稿》之编纂
第三节 中西学术之消融与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史编纂概观
第四章 “中国”想象与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史编纂
第一节 20世纪初期中国文学史想象“中国”的意图与方式
第二节 20世纪初期中国文学史想象“中国”的影响因素与呈现面孔
第三节 20世纪初期中国文学史建构“中国”的意义及局限
第五章 个性旨趣与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史编纂
第一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的个性旨趣
第二节 林传甲《中国文学史》的个性旨趣
第三节 来裕恂《中国文学史稿》的个性旨趣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20世纪初期中国文学史编纂研究(1900~1910)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温庆新。
得书感谢您对《20世纪初期中国文学史编纂研究(1900~1910)》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