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关于战争起源的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的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面临大规模常规战争前景的国家,有的选择进攻,有的则反对进攻?本书采用了历史案例的比较分析方法。
作者在考察盟军和德国在1939-1940年间的决策时,分析了为什么盟军在宣战后没有首先攻击德国,反过来,为什么德国人却攻击了盟军。作者还关注诸如精确制导武器对常规威慑的影响,以及机动战与消耗战之类相对技术性的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约翰·米尔斯海默,芝加哥大学“温得尔·哈里森杰出贡献”政治学教授、国际安全政策项目主任,美国国际关系的著名学者之一,《纽约时报》《新共和》《大西洋月刊》的特约撰稿人。他是国际关系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也许,也是在中国最受争议的美国国际关系学者之一。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序言
第一章 引言
定义目标
对理论和政策的启示
有关威慑的文献
方法和步骤
第二章 常规威慑论
军事因素
政治军事环境
理论
第三章 盟军不进攻德国的决策(1939年3月—1940年5月)
法国军事思想
英国军事思想
盟军对德的军事行动方案(1939年3月—1940年9月)
结论
第四章 德国进攻西线的决策(1939—1940年)
初始战略与主要执行者
决策过程(1939年10月—1940年5月)
威慑与闪电战
结论
第五章 常规威慑论与阿以冲突
1956年的战争
1967年战争
1973年战争
第六章 中欧地区常规威慑论的前景分析
中部战线的力量平衡
军事理论
苏联在中欧发动闪电战的前景
苏联作战能力
结论
第七章 精确制导武器与常规威慑论
拯救闪电战
精确制导武器和陆空平衡
结论
第八章 结论
威慑和闪电战
消耗战、有效目标战略和威慑
政治军事背景
北约的平衡
参考文献
未发表的手稿
已发表的文献
东方编译所译丛·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
常规威慑论是2021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美] 约翰·米尔斯海默。
得书感谢您对《常规威慑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