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研究乡村振兴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在理论层面通过回顾我国乡村发展的历史沿革,系统梳理总结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科学把握实施乡村振兴的内涵和总体要求。
本书在实践层面则以山西乡村振兴的路径与模式为重点,聚焦乡村振兴典型模式和支持政策创新,探索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协调推动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路径抉择,以期为新时期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简介
编者张文丽,现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90年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3在山西农业大学获得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农业经济。主持或参与了30余项国家、省及重大决策类项目的研究,多项科研成果直接进入决策或得到山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著作4部,参编 20余部。科研成果分别荣获山西省第五次、第十一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山西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调研成果特别奖,中国发展研究奖三等奖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与内涵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一 1949~1953年:推进实施土地制度改革,彻底改变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
二 1953~1977年:推进农业合作化和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为我国工业化提供初始积累
三 1978~198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释放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四 1989~2002年:深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壮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五 2003~2012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六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城乡一体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容
一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
二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第三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
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
五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
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途径
八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选择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一 理论渊源及发展
二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
一 理论渊源及发展
二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产业融合理论
一 理论渊源及发展
二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绿色发展理论
一 理论渊源及发展
二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第五节 制度创新理论
一 理论渊源及发展
二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第一节 现代农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发展现代农业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
二 发展现代农业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内容
三 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
四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支撑
第二节 山西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一 现状分析
二 突出问题
第三节 加快推动山西农业现代化的路径与对策
一 巩固粮食生产基础
二 围绕“特”“优”战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三 围绕“三品一标”完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四 完善现代农业支持体系
五 加快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生态建设研究
第一节 乡村生态振兴的基本内容与重大意义
一 乡村生态振兴的基本内涵
二 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意义
三 乡村生态振兴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山西乡村生态建设现状与问题短板
一 乡村生态建设现状
二 乡村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与短板
第三节 乡村生态振兴的推进路径
一 持续推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 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三 全面推进乡村生态环境系统治理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
第一节 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内容与内在机理
一 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内容
二 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机理
三 乡村文化振兴的战略意义
第二节 山西乡村文化振兴的现状分析与实践困境
一 现状分析
二 实践困境
第三节 繁荣乡村文化的制度构建与实施路径
一 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政策制度设计
二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
第六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研究
第一节 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回顾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早期的乡村治理模式(1949~1958)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政社合一”(1958~1978)
三 改革开放后的“乡政村治”
四 农业税取消后“多元”乡村治理体系
第二节 重构乡村治理体系的机遇与挑战
一 重构乡村治理体系的难得机遇
二 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突出党建引领
一 牢牢坚持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核心地位,突出政治引领这个根本
二 切实抓好抓实乡村党组织建设,聚焦组织引领这个关键
三 着重完善乡村治理“党建+治理”协同机制,创新机制引领这个重点
四 大力加强乡村治理能力建设,提升能力引领这个保障
第四节 提升自治能力
一 深化村民自治实践
二 创新基层管理服务
三 建立健全各类自治载体
四 强化村级事务监督管理
第五节 强化法治保障
一 完善法规细则,增强乡村治理的约束力
二 加强普法宣传引导,提升法治的执行能力
三 加强民主法治实践,提升乡村法治水平
四 建立多层次法律服务体系,提高农村法律服务质量和水平
第六节 塑造德治之魂
一 弘扬正确文明的道德观,净化乡村德治思想土壤
二 完善乡规民约执行机制,重塑乡村德治新秩序
三 实施乡贤精英回流工程,开创乡贤共商共治新局面
第七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生活富裕研究
第一节 生活富裕的时代内涵与主要内容
一 乡村振兴中生活富裕的时代内涵
二 乡村振兴中生活富裕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山西农村居民生活现状及城乡差距
一 现状分析
二 城乡差距
第三节 提升山西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路径及建议
一 持续促进农民增收
二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 强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
四 健全农村商品流通体系
五 促进农村生活服务消费升级
六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第八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研究
第一节 中国农业农村改革历程及阶段划分
一 农村合作化改造阶段(1949~1977)
二 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形成阶段(1978~2001)
三 城乡统筹发展阶段(2002~2011)
四 农村改革全面深化阶段(2012年至今)
第二节 新时期农业农村改革的重点与难点
一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难点问题
二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难点问题
三 深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难点问题
第三节 新时期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的思考
一 推动二元土地制度融合
二 强化农业农村发展的科技支撑
三 加强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四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五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六 促进城乡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第九章 乡村振兴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日本:特色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一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
二 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 乡村建设与协调发展
四 日本乡村振兴的启示
第二节 韩国:自主协同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一 农民自主发展的机制构建
二 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 支农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与引导
四 韩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第三节 美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一 农业保险与科技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二 小城镇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 适时调整的制度政策体系
四 美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第四节 法国:专业化、生态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一 农村改革:一体化农业与领土整治
二 农业产业专业化:政府与市场共振
三 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
四 法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第五节 德国:乡村内生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一 循序渐进推动乡村更新与治理
二 乡村发展的竞赛机制
三 以生物质能源利用促进产业融合
四 德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第十章 美丽乡村建设的中国实践
第一节 构建“融合精美”的产业发展新矩阵
一 山西大同: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种植业基地
二 河南漯河:“三链同构”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三 浙江德清:莫干山打造“文旅体+民宿”产业
四 安徽巢湖:打造“互联网+三农”的乡村旅游模式
第二节 打造“生态富美”的美丽乡村升级版
一 浙江安吉:坚持生态优先,打造“中国最美县域”
二 云南安石:退耕还林,实现生态立村惠民
三 福建新厝镇:做好“六个一”提升工程,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四 重庆荣昌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第三节 推行“廉孝善美”的乡风文明新模式
一 山东武家村:传承弘扬儒家文化,助推乡风文明
二 山西雷家坡村:德孝立村助推成风化人,乡风建设融入乡村治理
三 福建斜溪社区村:开展特色主题教育,共建文明乡村
四 湖北二官寨村:传承古村文化,培育淳朴民风
第四节 健全“三治统美”的乡村治理新体系
一 浙江桐乡:党建引领三治融合,促进乡村有效治理
二 湖南油溪桥村:积分考核撬动乡村治理变革
三 福建省罗溪镇:坚持党建引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四 广东省惠州市:一村一顾问,让村民懂法更守法
第五节 探索“美丽经济”的共同富裕新路径
一 贵州六盘水:“三变”改革催生“三农”新颜
二 浙江滕头村:走绿色生态之路,输出共富经验
三 浙江横坎头村:村庄抱团发展,探索共同富裕
四 浙江乐清下山头村:村企共建,共同致富
五 陕西咸阳袁家村:村民共治,发展共享
第十一章 乡村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第一节 农业生产结构性变化趋势
一 农业增加值增速和占比将进一步下降
二 粮食供求格局将趋向“总量不足、品种分化”
三 农业比较优势将快速下降
四 农户分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
五 农业的多种功能和乡村的多元价值将加速彰显
第二节 农村人口变化趋势
一 农村常住人口呈现大幅减少趋势
二 农村老龄化趋势明显升高
三 农村劳动力呈现快速下降趋势
四 人口流动将从由乡到城的单向流动转向城乡双向流动
第三节 社会资本投向趋势与展望
一 国家未来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的重点产业和领域
二 鼓励社会资本创新投入方式
三 探索构建提升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效率和质量的体系
第四节 数字乡村发展趋势与展望
一 数字乡村发展形势分析
二 数字乡村发展展望
第五节 新趋势下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抉择
一 夯实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二 提升乡村生活品质
三 优化乡村人力资本结构
四 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后记
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研究:山西乡村发展新路径是2022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文丽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研究:山西乡村发展新路径》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