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四本书,带你探寻对中国的医学历史。
内容简介
《从疾病到人心:中古医疗社会史再探》:通过对海内外大量史料的爬梳整理,剖析实际案例,探索疾病与人心、医疗与社会、中医与西医之间的关系,尝试发掘文字背后隐藏的史实,并提供一种思路,试图将传统医学从“科学还是迷信”的窠臼中拉回来,还原中国古代医学的本来面貌。
《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史》:将疾病和应对疾病的手段作为“读史”的窗口,书中不仅有疾病对历史进程的影响,还有人们为了对抗疾病、追求健康与长生时采取的种种手段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以及疾病对古代中国思想的冲击,对许多人人生的改变。
《中医与西医:一位美国医生在华三十年》:作者以一个西方医学工作者的独特视角,为我们叙述了上个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医学文化和风俗、社会对疾病的看法、中国人对中西医的态度以及医生—病人关系等方方面面的真实情况,不失为一本视角独特、叙述翔实、生动有趣的回忆录。
《近代中西医的博弈:中医抗菌史》:立足于以中国医学视角书写中国现代史,聚焦近代中医学与细菌学的各种交锋、对话、排拒与汇通,力图重现中医在西医的科学实验及一步步占据国家卫生主权的过程中,如何运用自身的外感热病知识体系构建中医式的传染病学,并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中医理念和药物可以发挥效用的空间。
作者简介
作者于赓哲,1971年生,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武汉大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及医疗社会史研究。
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民族研究》等海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多次获省部级学术奖励,2007年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章节目录
从疾病到人心:中古医疗社会史再探
版权信息
再版要说的话
前言
导论 分层与融合——汉宋之间医疗史研究回顾与展望
第一章 树木与森林——西学视角下的医学史研究
一、医巫不分
二、标还是本
三、被遗忘的外科手术
四、医学分科
五、药典抑或百科全书
第二章 由《天圣令》复原唐《医疾令》看唐代官民医学分层
一、官方医学教育体系内博士、学生出身问题
二、医学分科问题
三、民间、官方视野中的主要疾病
四、医学教材中的《新修本草》
五、小结
第三章 医家、病家与史家对医者形象的分层模塑
一、寂寥的医家
二、宗教属性与医药属性的博弈——以孙思邈的神化为中心
三、神乎其技
四、史家、医家、病家的分层塑造
第四章 游离与主动——唐代医患关系
一、病患必然导出医患吗
二、汉宋之间医患关系
三、医患关系的影响——作坊抑或工厂
四、谁可借鉴
第五章 散落的卫生——现代视角的古史寻觅
一、中国古代对“卫生”的认识
二、中国古代“卫生”未成系统的原因
三、中国中古时期城市散落的卫生“体系”
第六章 中古南方风土的分层研究批判
一、风土——“族群边界”的观察切入
二、自然、民俗与印象
三、南土之恶
四、研究余地
第七章 弥漫天地间——气与中国古代瘟疫的“致”与“治”
一、中国古代的致病观
二、气的运作模式与特质
三、气论对传染病因的掩盖
四、气、水、火——弥漫性的对抗
第八章 性病与中国的青楼文化——认知限制的历史
一、性病从未缺席
二、未被认识为性病的淋病与软性下疳
三、梅毒如何进入中国
四、恐慌与排斥——青楼形象的改变
第九章 备药图背后的唐宋医药文化背景变迁——以韩城盘乐村宋墓壁画为核心
一、能否从壁画判断墓主身份
二、汉魏至隋唐的墓葬壁画
三、宋代儒医的出现
四、《太平圣惠方》与官修方书的地位
附录 论伯希和敦煌汉文文书的“后期混入”——P.3810文书及其他
一、P.3810引发的争论
二、宗教信仰与年代
三、P.3810与《万法归宗》
四、字体所见之年代问题
五、小结
参考文献
古代典籍
今人论著
外文及译著
后记
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史
版权信息
引言
第一章 中国历史上的大瘟疫
一、历史上杀人最多的瘟疫:鼠疫
二、左右皇帝人选的疫病:天花
三、全球化带来的传染病:真性霍乱
第二章 中国古代应对瘟疫的办法
一、隔离与自我隔离
二、迁移与环境改造
三、中国古代医学对世界的贡献之一:种痘
四、无心插柳:追肥技术与城市卫生
附录:口罩简史
第三章 古代的医生与医院
一、昙花一现的古代医院
二、平庸而悲惨的御医
三、为何中国古代无法诞生真正的医院?
第四章 女医和她们的委屈
一、有多少女医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
二、性别的困扰
附录:悬丝诊脉
第五章 疾病与谎言——大历史背后不应忽视的“小”因素
一、民间医骗与医托
二、渴望长生的帝王
三、影响历史的小人物
第六章 外来性病对中国青楼文化的影响
一、宽松的古代青楼文化
二、伎不等于妓?
三、梅毒进入中国之前的性病
四、梅毒时代
附录:古人如何避孕和堕胎?
第七章 现实或想象?蛊毒与瘴气
一、什么是蛊毒
二、不可证伪的阴谋论
三、落后地区=蛊毒之乡?
四、蛊毒与恐慌
五、什么是瘴气
六、瘴气的应对
第八章 天命还是疾病?解析古时的“圣贤异相”
一、项羽重瞳
二、石勒耳鸣
三、李渊三乳
四、赵匡胤“体有金色”
第九章 针拨白内障——一项传奇手术的历史
一、金篦术的起源
二、白居易的眼疾
三、从胡药胡医到本土化
四、绵延千年的技术之光
第十章 神医的代表华佗和中医外科术
一、华佗生平
二、华佗传说辨疑数则
三、华佗外科术的历史渊源和医学原理
四、伤口感染怎么办?
五、外科手术的没落
六、华佗之后的外科术
七、民族自信的重建——华佗重新被发现
第十一章 名人的疾病与医药
一、曹操的养生与毒药
附录:鹤顶红与鸩毒
二、卢照邻与麻风病
三、武惠妃的艰难生育史
四、病号杜甫
五、安禄山之死
六、韩愈与丹药
七、王阳明的死因
第十二章 割股奉亲——一言难尽的孝道
一、人肉为何可以治病?
二、割股奉亲在隋唐兴起的原因
三、儒家的自相矛盾
附录 唐人张九奴的一天(微小说)
主要参考文献
史料、专著
报刊、论文
近代中西医的博弈:中医抗菌史
版权信息
序 中医抗菌事,得失寸心知
自序 有“生命”的医疗史
绪论 中医史与细菌学何干?
第一节 “无中生有”的中医疾病史
第二节 浅谈医疗史研究
第三节 内外史的距离
第四节 从热病的近代转型谈起
第五节 新医史的尝试——“重层医史”
第一章 近代中西医在抗菌论述前的汇通
第一节 中西医初遇时的热病样貌
第二节 瘟疫何处生?
第三节 中西医的身体内外——感受与致病
第四节 中西治疗与预防文化的初遇
第五节 从似曾相识到貌合神离之前
第二章 抗菌书籍史——民国中医的外感热病文献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古典医书之再刊行
第三节 西方医学的影响与“中医传染病学”渐趋成型
第四节 日本医书的影响
第五节 古典医学在民国时复兴的几条线索
第六节 “再正典化”(renewed canonization)的传统中医文献
第三章 中西医诠释疾病的历史——“伤寒”(Typhoid Fever)一病的既存与再生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伤寒“西名汉译”之源流
第三节 “伤寒”的中国医学脉络
第四节 另一种声音——温病学的脉络
第五节 病名重释或在中西论争中消亡
第六节 中医的新伤寒论述
第七节 翻译、诠释与再生的中国医史
第四章 菌与气——民国中医对西方细菌论的吸收、排拒与汇通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西方细菌学的轨迹
第三节 中医吸收细菌说之发轫
第四节 章太炎“据古释菌”之例
第五节 中西医对细菌学论争的焦点之一——对气论的坚持
第六节 中西医对细菌学论争的焦点之二——观察、实验方法与治疗学
第七节 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思维
第八节 “亚学西还”的中医细菌学论述
第五章 新中医的实践与困境——恽铁樵谈《伤寒论》与细菌学
第一节 弃文从医的经过
第二节 恽铁樵之历史地位与本章问题意识
第三节 从古医籍中寻求灵感——读书与临症的再定义
第四节 攘外必先安内——“叶派”流毒与学术反思
第五节 恽铁樵对细菌学的认识与回应
第六节 对中西医病名定义之讨论
第七节 民初中医的困境
第六章 气与个人——中医热病学的身体、疾病与日常空间论述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微生物的现代性与“个人”卫生诞生之社会背景
第三节 细菌学之外:中医视角下的外感热病与“气”的位置
第四节 侧写反细菌视角:中西医汇通下的疾病观
第五节 中医的防病论述及日常生活的转型
第六节 热病的医疗空间、居处与日常生活
第七节 中国“个人式卫生”的反思
第七章 民国中医的防疫技术与抗菌思想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民国中医对防疫问题之检讨
第三节 实际案例:山西太原
第四节 防疫药品——消毒杀菌话语之转化
第五节 薰香:空气、消毒与清洁
第六节 探索失落的中医防疫技术
第八章 调养、饮食与禁忌——古典理论在病患世界的转型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古典食物禁忌学说和热病之关系
第三节 近代身体观转型之一例——气与抵抗力
第四节 饿不死的伤寒
第五节 西方的营养、中国的禁忌
第六节 热病后之“虚”与“复”
第七节 个人的卫生现代性诞生——气、血、精身体观的延续与转化
第八节 “现代卫生的异域”——中医式调养
结论 用中国医学书写中国现代史
第一节 检讨:贡献与局限
第二节 西风又东风——传统医学视角的文化史
第三节 “重层医史”视角下的医疗史与国史
中医与西医:一位美国医生在华三十年
版权信息
文前彩插
文前辅文
译者前言
致谢
前言
01 伟大的旅程!
02 被封的石拱门
03 长沙城
04 西牌楼街
05 “五十文!不能再少了!”
06 “他不懂医!”
07 第一批住院病人
08 医疗竞争对手
09 广告支出
10 “先生,我来谢谢您!”
11 注射医疗
12 医院的邻居
13 形式多样的救护车
14 “一块翡翠!”
15 “虽然他是外国人”
16 伟大的太平门
17 “时机还未成熟”
18 文化传统
19 “他赶走了瘟疫!”
20 “看护和守卫的专家”
21 潮宗街
22 家庭控制着治疗
23 韦尔奇博士奠基
24 城墙之外
25 灵魂的世界
26 好伙伴
27 不平静的十年
28 卫生改革
29 城市的救星
30 “是的,但是……”
31 “你将在黎明时分被枪决!”
32 “百年之计”
结语
医学与历史(全四册)是202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于赓哲。
得书感谢您对《医学与历史(全四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