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淡定过一生

从容淡定过一生

免费查看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走近弘一法师李叔同,让他用佛思禅语解读现实人生,帮助我们解决人生的困惑与苦恼。

内容简介

如今,我们身处喧哗浮躁的现代社会,从容淡定过一生的梦想是那么遥远,或许你已经遗失了生命里那份曾经纯净的初心,或许你依然在紧张忙乱的节奏中寻找自我。

本书从李叔同“初到世间的慨叹”出发,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遇到精神出生地时的兴奋和在艺海畅游的乐趣,惊讶于他在南闽十年间精神世界的脱胎换骨,同时从李叔同与丰子恺的诗信交流中,体会师徒情深。

作者简介

作者李叔同,生于天津,自述浙江平湖人。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世称弘一大师。

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一生在音乐、戏剧、美术、诗词、篆刻、书法、教育等诸多文化领域中都有较高的建树,并先后培养了许多优秀艺术人才。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突出代表,他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一位杰出的高僧,被尊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世祖,享誉海内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初到世间的慨叹

初到世间的慨叹

遇见精神的出生地

艺海畅游的乐趣

遁入空门的修行

断食日志

追求律学的真谛

第二章 南闽十年

南闽十年之梦影

南闽十年之佛缘

惜福,习劳,持戒,自尊

惜福

习劳

持戒

自尊

人生宇宙之所以然

誓度众生成佛果

佛法非迷信

佛法非宗教

佛法非哲学

佛法非违背于科学

佛法非厌世

佛法非不宜于国家之兴盛

佛法非能灭种

佛法非废弃慈善事业

佛法非是分利

佛法非说空以灭人世

药无贵贱,愈病者良

律宗又名南山宗

俱舍宗

成实宗

三论宗(又名性宗,又名空宗)

法相宗(又名慈恩宗,又名有宗)

天台宗(又名法华宗)

华严宗(又名贤首宗)

禅宗

密宗(又名真言宗)

净土宗

第三章 若一偈、若一句、若一字,皆为道种

从容弘法感悟

余弘律之因缘

弘律因缘

弘律愿文

慈悲弘誓广,愿度诸含生

初发心人

若一偈、若一句、若一字,皆为道种

人不害物,物不惊扰;犹如明月,众星围绕

第四章 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

欲生彼国者,应发菩提心

性常法师掩关诸事

无边行愿利有情,各遂所求皆不退

礼敬

赞叹

供养

诵经

持名

持咒

回向发愿

无垢浊心,无怒害心

维持世法

辅助戒律

清净得福

速得成佛

习惯有善有不善

第五章 我到为植种,我行花未开,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

改过之事,言之似易,行之甚难

弘说三皈

三皈之略义

授三皈之方法

授三皈之利益

结诰

弘释三宝

敬佛

敬法

敬僧

远离骄慢,增长悲心

佛自扫地

佛自舁(音余,即共扛抬也)弟子及自汲水

佛自修房

佛自洗病比丘及自看病

佛为弟子裁衣

佛自为老比丘穿针

佛自乞僧举过

念佛胜于水陆经忏

传戒之美备

第六章 士先器识而后文艺

众生请我发心,我为众生作不请之友

犹谓是欢娱,娱情尽日啼

兹四事感慰

母之羽

爱慕画法崭新,研玩不释手

代朽人迎请弘祥师

第七章 是亦众生,与我体同,应起悲心,怜彼昏蒙

惟愿世界安宁,众生欢乐

三世业报

善恶因果

须知生西后,无苦但乐

凡夫之心,不能无依

人生谁免余情绕

桃李种,长成为桃李;荆棘种,长成为荆棘

深信因果

发菩提心

专修净土

回入尘劳,同归秘藏

不求名利恭敬,在师自己

略述大师之生平

略举盛德之四端

临终助念

病重时

临终时

命终后一日

荐亡等事

劝请发起临终助念会

第八章 诗为无形之画,画为无声之诗

诗为无形之画,画为无声之诗

弘一法师鉴图

《步辇图》

《簪花仕女图》

《潇湘奇观》

《落霞孤鹜图》

《柘溪草堂图》

弘一法师诗词十首

附录 格言录弘一法师编订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学问类

存养类

持躬类

敦品类

处事类

接物类

惠吉类

从容淡定过一生是2017年由紫云千阅出版,作者李叔同。

得书感谢您对《从容淡定过一生》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