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一部系统阐述现代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职责和监测技术与预防控制等基本知识的实用手册。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介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策略,对医院感染专业人员如何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以及对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管理提出具体的要求,尤其针对目前临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不断增加,侵入性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医疗技术的复杂性、患者的复杂性等,提出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书中针对不同的暴露方式采用相应职业防护措施提出具体要求。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主编简介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一节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组织机构
第二节 各机构组成、职责和工作内容
一、组成
二、职责和任务
三、工作内容
第三节 各级人员的资质及职责
一、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委员会
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科
三、科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监控小组
四、其他人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
第一节 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一、人员管理
二、建筑布局和相关设施的管理
三、医疗操作流程管理
四、物品管理
五、环境管理
六、抗菌药物管理
七、废物与排泄物管理
八、监测与监督
第二节 新生儿科的医院感染管理
一、人员管理
二、建筑布局与相关设施管理
三、医疗操作流程管理
四、物品管理
五、环境管理
六、医疗废物管理
七、监测与监督
第三节 手术部(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一、人员管理
二、建筑布局和相关设施的管理
三、医疗操作流程管理
四、物品管理
五、环境管理
六、监测与监督
七、废物管理
附件 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菌落总数监测布点与标准
第四节 产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一、人员管理
二、建筑布局和相关设施管理
三、医疗操作流程管理
四、物品管理
五、环境管理
六、监测与监督
七、废物管理
八、死婴处理
第五节 消毒供应中心(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一、工作人员管理
二、建筑布局和相关设施的配备
三、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和灭菌操作流程
四、灭菌物品的储存和发放
五、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管理
六、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第六节 内镜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一、工作人员管理
二、建筑布局和相关设施的管理
三、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与灭菌
四、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第七节 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
一、工作人员管理
二、建筑布局和相关设施的管理
三、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灭菌
四、水路管理
五、无菌技术和无菌物品的管理
六、监测与监督
七、职业防护策略
八、医疗废物的管理
第八节 血液净化(中心)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一、人员管理
二、建筑布局与环境设施的管理
三、医疗器械、器具的管理要求
四、透析用品的使用及消毒处理
五、血源性感染的预防
六、监测与监督
第九节 急诊科的医院感染管理
一、人员的管理
二、建筑布局和相关设施的管理
三、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要求
四、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措施
五、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
第十节 检验科(实验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一、工作人员管理
二、建筑布局和流程管理
三、相关设施管理
四、操作流程管理
五、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措施
六、医疗废物管理
第十一节 介入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一、人员的管理
二、建筑布局和相关设施的管理
三、医疗操作流程管理
四、物品管理
五、环境管理
六、监测与监督
七、医疗废物管理
第十二节 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
一、人员管理
二、建筑布局及相关设施管理
三、卫生与消毒基本要求
四、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五、生物安全柜的操作规程
六、水平层流洁净台操作规程
七、净化程序管理与维护
八、医疗废物的管理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第一节 医院感染发病率调查
一、发病率调查的基本内容
二、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的填写
三、医院感染病例发病率调查的方式
四、医院感染病例发病率调查的流程
五、感染病例发病率调查的资料统计
第二节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一、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意义
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基本内容
三、现患率调查表的设计
四、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表的填写
五、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流程
六、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资料统计
第三节 医院感染漏报率调查
一、医院感染漏报率调查的对象
二、医院感染漏报率调查表的设计
三、医院感染漏报率调查的方法
四、医院感染漏报率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
第四节 医院感染病例资料汇总分析
一、医院感染资料汇总常用的统计指标
二、医院感染资料汇总常用的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第一节 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监测
一、监测对象
二、设备相关感染的定义
三、监测内容
四、监测方法
五、资料分析
六、总结和反馈
第二节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
一、监测对象
二、监测内容
三、监测方法
四、资料分析
五、总结和反馈
第三节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一、监测对象
二、监测内容
三、监测方法
四、资料分析
五、总结和反馈
第四节 细菌耐药性监测
一、资料来源
二、监测内容
三、监测方法
四、资料分析
五、总结和反馈
第五节 抗菌药物使用监测
一、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内容
四、调查方法
五、资料分析
六、总结和反馈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耐药机制
三、常见多重耐药菌的种类
第二节 多重耐药菌传播与流行病学
一、贮菌库和感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三、易感者
第三节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一、遵循标准预防
二、接触隔离的应用
三、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四、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六、监测
七、教育性干预措施
八、加强政府的干预
九、重视国际交流与协作
附件1 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处置流程图
附件2 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各种侵入操作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第一节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控制
一、病原菌
二、流行特点和发病机制
三、危险因素
四、临床诊断
五、预防与控制
第二节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一、病原学
二、流行特点及发病机制
三、危险因素
四、临床表现及诊断
五、预防与控制
第三节 呼吸机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一、病原学
二、发病机制
三、危险因素
四、诊断
五、预防与控制
第四节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一、病原学
二、发病机制
三、危险因素
四、临床表现及诊断
五、预防与控制
第五节 锐器损伤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一、锐器损伤病原学
二、流行病学
三、危险因素
四、锐器损伤的预防与控制
五、锐器损伤的处理
第六节 器官移植患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一、病原学
二、流行病学特点
三、感染临床特点
四、感染危险因素
五、预防控制措施
第七节 植入物感染的预防控制
一、病原学
二、发病机制
三、感染途径
四、危险因素
五、预防与控制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第一节 标准预防的措施
一、隔离预防技术的发展
二、隔离预防的基本概念
三、隔离的基本原则
四、标准预防的措施
第二节 标准预防的内容
一、严格实施手卫生
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三、复用诊疗器械、器具的消毒灭菌
四、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五、被服和衣物
六、防止锐器伤
七、患者复苏
八、患者安置
九、呼吸道卫生/咳嗽礼节
十、安全注射
十一、特殊腰椎穿刺的感染控制
第三节 手卫生
一、手卫生和医院感染的关系
二、手部正常菌落与病原体的传播
三、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四、手卫生的成本效益
五、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
六、医务人员洗手标准操作规程
七、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八、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第四节 接触隔离的措施
一、基本概念
二、接触隔离的措施
三、接触隔离措施的解除
第五节 空气、飞沫隔离的措施
一、基本概念
二、飞沫隔离的措施
三、空气隔离的措施
第六节 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概念
二、建立有效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度
三、锐器伤的预防措施
四、皮肤黏膜暴露的预防措施
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附件1 隔离衣和防护服的穿脱方法
附件2 常见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隔离预防
参考文献
实用医院感染防控手册是2016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宝珍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实用医院感染防控手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