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研究

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研究中外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的重要参考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研究”五部结项专著中的一部。

本书在阐述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的缘起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跨学科的视域就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历史主义特征、文学伦理学批评与美学之间的复杂关系、精神分析伦理批评、后殖民伦理批评、生态伦理批评、叙事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形式主义伦理批评、存在主义伦理批评、马克思主义伦理批评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简介

作者聂珍钊,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教授,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外籍院士,兼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副会长、中美诗歌诗学协会副会长。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创立文学伦理学批评,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耶鲁大学讲座教授、《剑桥文学批评史》总主编克劳德·罗森誉为“文学伦理学批评之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一)

总序(二)

第一章 导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自然选择

第二节 伦理选择

第三节 科学选择

第四节 从伦理选择转向科学选择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伦理批评到文学伦理学批评

第一节 文学伦理学研究的繁荣与衰落

第二节 伦理批评的复兴与困境

第三节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兴起与繁荣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历史主义视域下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第一节 历史主义与新历史主义

第二节 伦理观的历史演变: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

第三节 感性主义伦理观和理性主义伦理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学伦理批评

第一节 美学与伦理学:概念的辨析

第二节 美与善:互通与融合

第三节 美学伦理批评:至善亦至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精神分析伦理批评

第一节 压抑理论、无意识与文学本质的伦理学再思考

第二节 集体无意识与文学的起源

第三节 俄狄浦斯情结:主体、语言和欲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后殖民伦理批评

第一节 后殖民作家≠“戴着白色面具的黑人”

第二节 殖民伦理、家园臆想与焦虑

第三节 殖民伦理与帝国殖民政治的“回飞镖”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生态伦理批评

第一节 生态批评的发展概述

第二节 生态伦理批评的理论基础与特征

第三节 生态伦理批评的实践

第四节 生态伦理批评的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叙事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

第一节 从“叙事转向”到“叙事学”

第二节 从“伦理转向”到“文学伦理学”

第三节 叙事学的“伦理转向”与文学伦理学的“叙事转向”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形式主义伦理批评

第一节 形式主义的反道德批评

第二节 文学性与文学的伦理本质

第三节 陌生化与审美过程的非道德评判

第四节 诗性语言与文学的伦理属性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存在主义伦理批评

第一节 萨特存在主义:“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

第二节 文学伦理学批评:“人是一种伦理的存在”

第三节 分歧与对话:何为自由选择的道德依据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伦理批评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批评与“伦理选择”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批评与文学的道德起源论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批评与文学的教诲功能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研究是202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聂珍钊。

得书感谢您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词曲文体与批评:以明代为中心 电子书
本书主要探讨文体间的交互关系。
文学概论 电子书
就目前的“文学概论”教材来看,存在“经典”的流失问题。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特别强调用经典、选经典,在体例上遵循了概论和经典文本“一加一”的模式。基于这样的体例安排,本书各章节主要包括文学的本质特点,文学的价值和功能,文学作品的起源、存在方式和结构层次,文学创作的本质和一般过程,作家个性、素养及其后天养成,文体学及文体的基本类型,文学接受及文学批评的特点、类型、功能和原理。这些内容基本上涵盖了文学理论最
文学欣赏 电子书
文学欣赏是高职院校公共素质课教材,主要针对刚入学大学生文化素养缺失,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传统中外文化的教学,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本书由一线教师编写,教材成稿前已经在学校使用多年,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全书分五个模块,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文学及文学欣赏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介绍,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深入浅出,有很强的可读性与可操作性。
元嘉文学研究 电子书
元嘉文学是南朝文学的开端,也是中古文学摆脱玄言文风影响的第一个阶段,被人称为“诗运一转关也”。这一时期涌现了诸多深具影响力的著名作家,各体文学都取得了一定成就。本书对元嘉文学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包括儒学兴起与文学变化的关系、元嘉文学思潮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元嘉诗歌演进过程、“元嘉体”的体制特征、元嘉散文在中古散文发展中的地位、元嘉文学与永明文学的关系等,并指出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外国文学 电子书
本书按时期将内容划分为:16世纪及以前的文学、17世纪文学、18世纪文学、19世纪文学、20世纪及以后的文学,收录的文学体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