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从文化、哲学、审美等角度力图还原韦应物作品的历史含蕴,找寻盛、中唐转型时期的审美印迹。
内容简介
关于韦应物作品的校笺当代已有孙望先生的《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中华书局),陶敏、王友胜先生的《韦应物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本书广泛吸收他们成就,接受他们对韦诗编年与基本释义。本书不同于通常的赏析,更多是借鉴明清以来学人点评式的评价方式,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准确地以“笺释”为定位。本书作者采用安徽省博物馆、图书馆所藏珍贵的韦应物集为底本,对唐代盛、中转型时期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进行笺释,以期还原其作品的历史、社会内涵,从文化、哲学、审美等侧面揭示其作品的复合性价值及与当时文艺思潮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文献学及文学阅读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张兆勇,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丛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主要成果有《沧浪之水清兮——中国古代自然观念与山水田园艺术的文化诠释》(独著),作家出版社;《蜀学及<东坡易传>研究》(独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苏轼和陶诗与北宋文人词》(独著),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年;《对话·思维·体道》(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韦应物诗歌体现的性情、意蕴及复合思维漫述
第一章 洛阳县丞时期
第二章 客游淮海及在长安为京兆府功曹时期
第三章 京兆府功曹摄高陵宰及为鄠县令时期
第四章 辞疾闲居沣上善福精舍(鄠县西郊)时期
第五章 仕于长安为比部员外郎时期
第六章 滁州刺史时期(上)
第七章 滁州刺史时期(下)
第八章 江州刺史时期及入朝为左司郎中时期
第九章 苏州刺史时期
第十章 写作年代无考者
附录
附录1: 一与清景遇,每忆平生欢
附录2: 韦应物一生思想演变及刺滁时与佛道交流简论
一
二
三
附录3: 历代韦、柳诗评综论
一 朱、苏批评与关于韦柳的批评问题域
二 元明韦、柳评论的两个极端与得失谈
三 清儒关于韦、柳问题的聚焦与学术志趣
附录4: 《诗品》的思维本质和《诗品》的阅读心法
一 误区、遮蔽、定位——一种理解的聚焦
二 背景、提升、结成——《诗品》所深情的架构
三 恢复、感伤、超出——一种死里逃生的落点
附录5: 含混的古意、黯弱的士气
一 再聚焦一下董其昌眼中的赵孟頫
二 历史阐释中的陶渊明与松雪的渊明情结
三 表面复杂与实质简单
四 怎样定位赵孟頫对右丞点评
五 南宗论之失与赵孟頫之失
附录6: 试探析王船山的《古诗十九首》情结
一 肯定与深情
二 心视与圣证
三 情结与使命
附录7: 中国山水诗理论的特点与现代研究评析
一 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 哪里是切入的思路?
三 几个值得再思索的误区
参考文献
后记
韦应物诗集笺释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兆勇。
得书感谢您对《韦应物诗集笺释》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