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近代之境:章太炎儒学思想研究

儒学近代之境:章太炎儒学思想研究

编辑推荐

本书探讨章太炎促使儒学由传统一尊之学向现代一门之学转变的历程,探讨章太炎对上述两大系统的总结、改造乃至重建过程,探讨章太炎对于儒学近代化的贡献,以及章太炎儒学思想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没有停留在就人论人的水平上,而是把章太炎儒学思想与时代思潮的关系辩证地结合在一起,指出其政治性、时代性和社会性。

把章太炎儒学思想融入近代儒学史、中国儒学史中考察,指出章太炎儒学思想自身特点的同时,又看到与近代儒学所存在的共性;注意把握章太炎儒学思想与其他思想的关系,以及在他整个思想中的位置。这些有助于较为客观地对章太炎儒学思想作出评价,也有利于深化近代儒学研究和章太炎思想研究。

作者简介

作者张昭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现致力于20世纪思想文化史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出版说明

绪论

第一章 章太炎儒学思想的学术渊源

一、 承接传统儒学之统绪

(一)清初诸大儒的经世思想

(二)乾嘉学统

(三)浙东学术

(四)师友影响

二、 子学、佛学、西学的汇入

(一)“摭拾诸子”

(二)摄取佛学

(三)“旁采远西”

第二章 章太炎儒学思想的演进历程

一、 “谨守朴学”,随顺旧义

(一)汉学启蒙

(二)经学初创

二、 从“与尊清者游”到“告谢本师”

(一)利用儒学宣传变法维新

(二)“陈说经义,判若冰炭”

(三)论及学派,同而不和

(四)“合中西之言以喻之”

三、 “转俗成真”,趋于成熟

(一)《訄书》重订

(二)“上天以国粹付余”

(三)以佛补儒,以庄证孔

四、 “回真向俗”,“切于人事”

(一)“复取《訄书》增删,更名《检论》”

(二)《菿汉微言》:“回真向俗”“见谛转胜”之作

(三)儒学更加“切于人事”

五、 思想学术,自成体系

(一)晚年对儒学价值的重视

(二)晚年的儒学学术研究

第三章 章太炎对儒学的学术研究(上)

一、 论儒学基本范畴

(一)“儒”、“儒家”与“经师”

(二)“经”、“经学”与“儒学”

二、 儒家经学研究

(一)《春秋》、《左传》研究

(二)《周易》研究

(三)《诗经》研究

(四)《尚书》研究

(五)三《礼》研究

第四章 章太炎对儒学的学术研究(下)

一、 儒学史研究

(一)先秦儒学研究

(二)汉代儒学研究

(三)魏晋南北朝儒学研究

(四)宋明理学研究

(五)清代儒学研究

二、 对儒学学术思想的发展及对学术转型的贡献

(一)对儒学学术思想的发展

(二)对儒学学术转型的贡献

第五章 章太炎对儒家思想的阐释

一、 论天人关系

(一)基本范畴的界定

(二)对传统天道观的冲击

(三)对人道观的改造

二、 论儒家道德

(一)对儒家道德消极因素的批判

(二)对儒家优良道德的转化性继承

(三)对儒家道德的“回归”

三、 论儒学的宗教性问题

(一)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历史考察:儒学不是宗教

(二)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现实回答:不能建立孔教

(三)寻求价值重建的载体:建立新佛教

第六章 章太炎儒学思想与时代思潮

一、 章太炎儒学思想与改良思潮

(一)改良思潮对其儒学思想的影响

(二)运用儒学批判改良思潮

二、 章太炎儒学思想与革命思潮

(一)从经学角度批驳改良思想依托的今文经学

(二)从民族革命角度驳斥改良派的保皇立宪主张

(三)从民主革命角度驳斥改良派的“尊孔”、“复辟”主张

三、 章太炎儒学思想与五四新文化思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和征引书目

后记

儒学近代之境:章太炎儒学思想研究是2011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昭军。

得书感谢您对《儒学近代之境:章太炎儒学思想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国际儒学论丛(第4期) 电子书

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刊物,本书是第4期。
国际儒学论丛(第5期) 电子书

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刊物,本书是第5期。
国际儒学论丛(第6期) 电子书

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刊物,本书是第6期。
国际儒学论丛(第7期) 电子书

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刊物,本书是第7期。